| ||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最近完成台灣蚯蚓調查報告。特生中心表示,蚯蚓是環節動物門環帶綱的動物,常出現人類生活中,但以前生物學界很少研究蚯蚓,台灣第一篇台灣蚯蚓調查報告由日本學者於1898年發表,這份一百多年前的報告,只描述兩種採自台北的蚯蚓。 此後近一世紀,台灣蚯蚓分類研究斷斷續續,只有德國、日本、美國以及台灣學者投入研究,到1960年代,台灣蚯蚓種類共計發現有26種,其中特有種僅4種。 更可惜的是,自1960年代至1990年代初期,台灣的蚯蚓調查研究幾乎完全停滯,直到近10年,蚯蚓調查和分類研究重新發展。特生中心表示,生物學界發現,蚯蚓的生態和種類反映台灣生物的多樣性,因此,在特生中心、台大和中興大學的生命科學系、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等單位的努力下,截至目前全台發現的蚯蚓物種從60年代的4科9屬26種,增加到6科13屬73種。 其中,最讓人驚喜,莫過於台灣特有種的蚯蚓就多達42種,比率高達5成7,再次證明台灣的生物多樣性。 特生中心助理研究員沈慧萍說,以前台灣蚯蚓採集地集中台灣北部,人為活動較頻繁的平原地區;但這10年來,特生中心針對台灣中南部山區進行蚯蚓資源調查,不但陸續發現新種,至今還有不少物種正鑑定記錄未發表。 沈慧萍說,已發表的73種蚯蚓各有不同,例如新發表的蚯蚓以「台灣大蛇蚓」的體型最大,主要出現在海拔1800至2000公尺中海拔山區,成蚓體型最大可達86公分,體寬(即身體直徑)將近2公分,有如一條小蛇。最小的蚯蚓是原產於南美的外來種蚯蚓Eukerria saltensis,乍看如一條細線,體寬僅約1.5公厘。 【2008/10/13 聯合晚報】 |
台灣的蚯蚓資源豐富,調查人員發現,外來種蚯蚓大舉攻佔人類群聚的已開發地區,而本土新種或特有種的蚯蚓則多半「被迫讓位」,退居群聚在遠離人類的山區,顯示在外來種的強勢入侵下,本土種蚯蚓的生存已亮起紅燈。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指出,最近10年有關蚯蚓的研究都顯示,台灣新種的蚯蚓幾乎全是在人為干擾較少的丘陵至高山地帶被發現。但在一些人類活動較頻繁的地區,例如平原、農耕地、住宅區或已開發的山區,最常出現的蚯蚓全是廣泛分布於世界其他地區的種類,或是外來種。其中又以熱帶美洲的外來種黃頸蜷蚓(Pontoscolex corethrurus)最為優勢。
特生中心助理研究員沈慧萍指出,黃頸蜷蚓是一種非常強勢的蚯蚓,人類愈密集的地區,黃頸蜷蚓愈能生存,群聚數量愈多;連帶地,就會對其他種類的蚯蚓生存造成排擠效果,台灣的情形已非常明顯。
特生中心的調查還發現,在蚯蚓的物種組成上,高海拔地區的特有種比率,就比低海拔地區來得高;海拔愈低的地方,特有種種數就愈少,而外來種種數隨之增加。台灣的蚯蚓群聚組成,已出現逐漸從特有種轉換成外來種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