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27日 星期二

美新海洋生態保護區 14個台灣大

即將卸任的美國總統布希一向因抗暖化不力而備受批評,6日卻臨去秋波,宣布在太平洋設立總面積約14個台灣大的世界最大海洋生態保護區。

美國總統布希6日把太平洋上3個地區劃為國家級海洋生態保護區,是世界最大海洋保護區,涵蓋地表最深處馬里亞納海溝、美屬薩摩亞玫瑰環礁,和赤道附近7座島嶼。新保護區有數百種獨特物種,還有完整的珊瑚礁生態系統。
美聯社

這個新生態保護區總面積達50萬5760平方公里,共有三處,包括馬里亞納海溝、北馬里亞納群島3個無人島、美屬薩摩亞玫瑰環礁(Rose Atoll),以及太平洋中部沿赤道分布的7個島的周遭海域和珊瑚礁。

名為「馬里亞納海洋國家紀念區」的新保護區內有獨特的生物和罕見的地質特色,包括數百種獨特的鳥和魚類、世界最大型陸蟹、靠海底火山熱氣孵化卵的鳥類「馬來西亞塚雉」(Malaysian megapode)、在此區產卵的瀕臨絕種玳瑁和綠蠵龜、高達26公尺的巨樹。這裡也有地球上獨一無二、另只在木星衛星木衛一(Io)上才有的硫磺池。

保護區內的生物和環境將視同文化遺址,受美國1906年的「古物保護法」保護,區內即日起將逐步禁止商業捕魚、開採作業等。白宮表示,區內仍准許從事休閒漁業、觀光業、科學研究,且不致影響美國的軍事活動和自由航行權。

不過,新保護區的面積和保護範圍仍和保育人士期待的有落差,北馬里亞納群島政府和當地社區也以主權、漁業和資源開採可能受損而有疑慮。

這是布希總統第二次動用法律保護海洋資源,上一次是兩年前,他把西北夏威夷群島一帶設為保護區,禁止捕魚、開採石油天然氣,不准觀光。而當時這個保護區的面積是世界最大的。

圖╱聯合報提供

【2009/01/07 聯合報】

南韓圈海造地振經濟 恐釀生態災

南韓「新萬金」海埔新生地造陸計畫下,空中鳥瞰全長33公里的海堤。
路透

南韓準備在朝鮮半島西海岸的全羅北道黃海沿岸潮間帶開闢一塊面積約為紐約曼哈坦地區7倍大的新生地,期藉此提振全國經濟,環保人士則認為,這項計畫可能釀成生態災難。

按「新萬金潮間帶開發計畫」的現有規畫,開發商將利用一條全長33 公里的海堤圈圍面積400平方公里的潮間帶新生地,面積約為台北市的1.5倍大,供興建工廠、高球場、淨水廠之用。「萬金」係各取群山市附近的「萬頃」和「金堤」頭一字而成。

新萬金開發當局(SDA)的朴賢培(譯音)表示:「這項計畫旨在促進經濟發展,不是保護環境。不過我們仍將兼顧環保。」新生地的預定位置是部分瀕危候鳥類的過境覓食地。

這項開發計畫的總經費將近30億美元(台幣1,000億),全部完工後,將為長期以農業為主的全羅北道引進工業。開發商明年起將開始闢建一處工業區與自由經濟區,為經過遴選的產業提供免土地租約100 年的優惠,同時提供稅賦優惠,以吸引國外投資人,並為他們規畫專用的居住區。

人工造就的新生地將取代天然溼地,河床化為人工湖。開發商將在海堤上的道路旁興建一座公園,並以主題公園、會議中心甚至賭場吸引觀光客。SDA的一名人士說:「新萬金計畫將使南韓成為更快樂的樂土。」這項計畫已經引起部分亞洲國家的矚目。

全羅北道的農民以種植穀物、飼養豬隻為主,境內的歷史古城全州是朝鮮王朝的發源地,也是後百濟的首都。

南韓數十年前針對首爾以南200公里處的河口展開一項類似計畫,經過多年的法律攻防與方法變更後,工程1999年展開,將大批巨礫倒入與黃海銜接的出海口,前年形成一道海堤。

當地農民對這項計畫態度保留。他們指出,農村勞動人口外流嚴重,南韓國內的主要產業並因為農村基礎建設嚴重不足而遠離農村。但南韓保守派總統李明博以有利區域發展與全國經濟成長為由,支持這項計畫。

溼地有助於蓄洪、防止土壤侵蝕,還能吸收溫室氣體,因此環保人士都認為不應任意開發溼地。近年來東北亞最大規模的溼地開發計畫是日本西南部的諫早灣,結果是一場生態災難,溼地開發後附近海水水質惡化、漁業資源銳減、新生地土壤劣化、環境受創,迫使日本政府今年六月重新開啟諫早灣的防洪閘門。

南韓環保人士憂心新萬金溼地步入日本諫早灣後塵,因此強烈反對這項計畫。

【2008/11/25 聯合報】

鮪魚捕到快絕種 日漁民憂生計

日本人對鮪魚的著迷與漁民毫無節制的濫捕,已讓鮪魚瀕臨絕種,不僅危及眾多漁民的生計,日本人很快也得割捨這項口腹之慾。

日本南方偏遠的Ishki島有3萬2000居民,其中八分之一仰賴捕魚維生,但目前他們時刻擔心的話題只有一項:他們的生計已走上絕路。

上周,一個國際保育團體在摩洛哥舉行會議時警告,原本充斥大西洋與地中海海域的藍鰭鮪魚,已經減少90%,可能很快就會正式登上瀕臨絕種的生物名單。

多數人都把罪過算在日本人頭上,根據綠色和平組織的資料,全球約四分之三的藍鰭鮪魚是被日本人吃掉,而且日本國內漁獲量持續下降,所以進口量也不斷升高,目前大約是每年4.4萬公噸。

此外,隨著健康的地中海與日本飲食風行全球,日本與俄羅斯的消費量也爆炸性激增,更加速鮪魚絕種。

直到30年前,鮪魚還被很多拖網漁船視為毫無價值的漁產,常常捕獲後又丟回海裡,頂多也只是拿來加工製成貓食。如今身價暴漲後,已吸引操控地中海漁業貿易的義大利與俄羅斯黑幫插手。世界頂尖的漁業專家波利說:「多數日本人都不知道他們吃的鮪魚是怎麼來的,如果他們知道,他們的胃口一定會變小。」

日本沿岸很多像Ishiki這類的漁村,漁民現在常常忙了一整天後,仍然空著船回到漁港。日本一家最大的漁業合作社今年夏天甚至史無前例地被迫停業。一位地區漁業合作社的職員大久保最近說,今年的鮪魚捕獲量只有2005年的四分之一,而且只捕獲一尾重量超過150公斤的鮪魚,去年則還有100尾以上。

保育專家佐佐木解釋其中的含意說:「大型成年鮪魚愈來愈少,漁民只好多捕捉未成年鮪魚,形同殺雞取卵自斷生路。」

【2008/11/24 聯合報】

2009年1月22日 星期四

別把花燈當路燈

  • 2009-01-18 中國時報 【林憲德】

     道路照明是城市最重要的安全設施,然而不良道路照明設計卻潛藏著光害危機。如埔里鎮國道六號愛蘭交流道周遭,就因高速公路路燈設置過於密集,夜夜大放光明,廣大面積的茭白筍田受光線影響,只長葉卻不結筍,附近農民苦不堪言。

     由不良路燈所產生的刺眼眩光也是個嚴重的問題。例如台東縣綠色隧道兩旁設置了拱形燈具,由於人坐在車中,燈具高度剛好就在頸部,就算眼睛直視正前方,眼角仍可看到隧道兩側安全島上的燈影,民眾開車經過時,有如萬道光箭朝眼睛「射來」,刺眼的光線影響行車安全。

     台灣目前最嚴重路燈照明浪費,在於台電路燈電費採用「包燈制」,以包燈核定電費五折計收,用路燈數量計費,而不計算實際用電量。此情形造成不論燈具好壞,不論燈具大小,不論燈具效率,都相同計價,使得高效率燈具無法反映電費,縣市政府在採購時也淪為採購廉價低效率燈具,毫無照明品質,也嚴重浪費能源

     據交通部公路總局估計,北市、高雄市一年路燈電費就要數億元,全台一年下來就要消耗數十億元電費,有些地方單位因浮濫超量設置路燈,被龐大路燈電費壓得喘不過氣來。事實上,台灣的道路照明問題,不在於照明不足,而在於照明超量設計,怪不得有些國外朋友看到我們的工業區以為是夜總會,看到平常夜景以為正逢國慶。日前營建署為響應「節能減碳」,檢討目前道路照明設計,發現現有商業區的路面輝度幾乎超量兩倍,亦即現行大部分的都市路燈數量均可減半設計。

     最近在「城市光廊」、「城鄉新風貌」風潮下,許多縣市政府喜歡「把花燈當路燈」來設置,爭相裝設爭奇鬥豔的花俏路燈,在大燈上再裝小燈、閃光燈、跑馬燈,把燈桿變成燈箱、燈柱,把燈頭做成五花八門造型,尤其喜歡設置向上投光再反射的花燈式路燈。這些路燈把大量光源投到鄰房窗戶或夜空,正是侵犯隱私與戕害趨光性生物的光害,也嚴重浪費能源

     目前正流行的二次反射投光或花燈式路燈,約有三至七成的光源沒有投入真正的路面照明,只是顯得上面很花俏,但路面並不亮,行車反而不安全,周遭居民感到目眩、頭疼,甚至引發失眠、致癌的危機,老百姓的稅金也大量流失於夜空中。

     台灣各城市正進行一場城市光廊的瘋狂競賽,卻不知周邊住戶深受嚴重光害所苦,在忙碌工作之後無法充分休息睡眠。根據筆者研究室的實測調查,若以國際照明協會規範住宅窗面照度在二.○勒克斯以下之基準,在台灣都市巷道中每設一盞遮光不良的路燈,路燈前後左右四戶住宅的一至三樓窗面均已嚴重超出基準值數倍以上,平均一條路上幾乎有一半的住戶受到嚴重的光侵擾。

     醫學報導已指出,夜間過亮光線,會使人血液中「褪黑激素」難以分泌而提高致癌風險,甚至還會引起生殖系統過早老化、增加罹患乳癌大腸癌機率。霓虹燈、跑馬燈、眩光等不規則變化的光線不但會干擾睡眠,造成胃腸、心血管疾病,擾亂新陳代謝,並可能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我政府真應該審慎檢討光害對國民健康之影響,對都市照明提出規範才好。

     總而言之,良好的道路照明設計,應加強對光害的認識,破除「越花俏越好」、「把花燈當路燈」的迷思。五光十色不如街淨路明,城市光廊不如安全照明。政府對於路燈的配光應有較嚴格的要求,盡量採用遮光良好的路燈,使絕大部分的有效光投向路面,以減少光害,並節能減碳。

     (作者為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台灣建築中心綠建築委員會召集人)

請帶動環保自然葬風氣

  • 2008-12-31 中國時報 【黃有志】

     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遺體,於卅日舉行移柩暫厝儀式。待「長永紀念福園」完工後,王永慶將在此墓地長眠。筆者建議王家慎思,未來園區完成後,若能將王老先生的遺體採取「環保自然葬」,如此不僅符合王老先生長期以來對台灣環保問題的關注,也將帶動國內的環保自然葬風氣。

     由於國內多採傳統民間喪葬方式,造成土地資源不足、破壞景觀、能源耗損、環境衛生等問題。為解決殯葬所帶來諸多問題,自七○年代開始,政府大力推廣火化入塔,直至九○年代火化觀念已普遍為國人所接受,不過這種火化入塔的殯葬方式終究是治標而不治本,因靈骨塔一般「只進不出」,讓空間無法有效運用,形成許多「死塔」。同時也造成不肖商人炒作塔位的社會問題。

     內政部表示:全國每年平均死亡人數約十三萬五千多人,往生者的平均火化率為八五.六四%,但每年採納骨塔放置者約十萬人,除非台灣爆發戰爭或發生大災難、大規模因傳染疾病而死亡,不然以現在未使用的五八○萬個納骨塔計算,國人既使用二十年也用不完。

     隨著台灣高齡人口呈現逐漸上升趨勢,死亡人數每年約成長一.六八%,估計二○二○年死亡人數將從現在的十二萬增加到二十萬人左右。因此當前火化後入塔的葬法政策,應改為「環保自然葬」,以處理日益增加的遺體。至於土葬部分,民政司表示,台灣目前有三一六一個舊墓區,將近一千多公頃,大部分雜亂無章,對生態帶來相當破壞。

     所謂「環保自然葬法」,一般是將往生者的骨灰經過特殊處理後,放置在可分解的容器中埋在樹木的根部。另外在園內還有專供灑葬的花園,骨灰只要經過特殊處理,可以灑在花叢中自然分解,不會造成任何汙染問題。其他還包括:樹葬、灑葬及海葬等,因為很自然又環保,所以又稱「環保自然葬」,這種新式葬法在外國已施行多年。

     「環保自然葬」講求溫馨,力求藝術氣息,完全不同於國內墓園的荒涼蕭瑟景象。一般建設成美麗幽靜的景觀花園,園內廣植花草綠化,使阡陌相接,井然有序,讓人們有明亮舒爽之感。園中並設計有休閒步道,兩旁則栽植較高齡的樹種,使人漫步其間,有離塵脫俗之感。更重要的是,園區朝向永續經營發展,使其成為適合民眾生態旅遊與休閒遊憩的公園,如此不僅讓國內墓園精緻化,而且也發揚慎終追遠的優良傳統

     因此建議王永慶老先生的家屬,若能擺脫傳統「民俗風水」的傳統觀念,而改以「環境風水」的新觀念,採取「環保自然葬」的樹葬處理後事,則不僅「經營之神」為人所傳頌,更可能成為國人尊崇景仰的台灣「環保葬之父」。

     (作者為高雄師大通識中心主任)

2009年1月13日 星期二

基改豬器官 10年內移植人體

英國科學家表示,10年內可研發出供應人類器官的基因改造豬。

據統計,每15分鐘需要移植器官者就增加一名。主導此計畫的英國倫敦大學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溫斯頓爵士表示,若有豬可供應移植用的器官,就可以減少這些等待者的痛苦,也能讓器官供應較便宜、快速。

想要從豬身上製造合於人體使用,不被人體排斥的器官,要先注射基因至公豬體內,改變他們的精子,牠們其後與母豬正常交配,可生出基因改造小豬,其動物基因被隱沒,器官將可供人體使用。

溫斯頓已成功使6隻豬的精子內有符合要求的正確基因,可望明年生出基改小豬。接下來的研究,就是要與人類基因正確組合,確保這些器官能被安全移植。

【2008/11/09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