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新聞╱夏明珠
包含生物、土壤等觀念
| ||
新竹縣竹北市中華化工竹北廠經環保署調查發現,場內土壤和地下水遭受甲苯、乙苯等汙染,由於苯類是屬致癌物質,縣環保局已將場區內近3000坪土地列入汙染控制場址,要求廠方5月20日前提出改善計畫。 對此中華化工竹北廠留守人員說,員工都已轉到桃園上班,他們已接到環保局公文,公司會依規定處理。 地方人士說,這件汙染事件,最可議的是被汙染的土地中,有8筆1000多坪,是廠方和縣府共同持分,究竟廠方有沒有占用,為何沒辦分割,縣府將再清查。 環保局長巫健次昨天說,中華化工竹北廠主要生產染料中間體等特用化學物品。去年7月間,第2河川局在工廠附近做堤防工程,挖出不明的廢棄物,經檢測確定土壤中含有過量的甲苯、乙苯,地下水含總酚量也偏高,可能汙染範圍為場址範圍內。稽查人員還查出,廠區附近有暗管排放至豆子浦溪。 環保署追蹤發現,場區內的土壤、地下水都受到汙染,其中總酚類化合物汙染,超出標準值10多倍,場區內共有13筆土地9403.56平方公尺受汙染。 最令人不解的是,受汙染的土地中,有8筆共4000多平方公尺是縣府持有二分之一的產權,另廠區內還有部分未登錄土地,環保局已轉請國有財產局調查。 中華化工否認排放汙染,不過環保局認為,現場周遭並沒有其他公司,挖出的廢棄物和地下水成份和中華化工使用的原料相同,因此依水汙法開罰50萬元,目前還在訴願。 巫健次說,環保局已將受汙染的場址公告為土壤及地下水汙染控制場址,並要求廠方在5月20日前提出改善計畫,環保局將委請專家學者審查改善計畫內容。 【2008/03/26 聯合報 |
| ||
高雄醫學大學生物系學生任永旭熱中高雄柴山地區鳥資源調查,發現外來種寵物鳥白腰鵲鴝適應力強,不但成功在柴山築巢繁殖,也入侵不少台灣其他地區,危害本土鳥種與生態。 白腰鵲鴝原產地在東南亞、大陸南方及印度,十多年前引進,因棄養或逃逸,在中低海拔的樹林生活。任永旭95年9月開始上柴山找尋白腰鵲鴝,並仔細記錄。 去年4月,他在柴山蓮花洞附近發現一個白腰鵲鴝的巢,當時看到母鳥叼著巢材進入樹洞,公鳥在旁警戒,見到有其他鳥類接近會發出激動的聲音,尾羽上下擺動,似乎在宣示這個地區是牠的勢力範圍,不准其他鳥靠近。因成鳥體長廿多公分,頗有乞丐趕廟公、以大欺小的氣勢。 任永旭陸續在柴山的中心亭、土地公廟、中山大學海科院附近發現四個巢,其中一個還沒有看到蛋就不見了,一個有下蛋但是蛋不見了,另兩個孵出小鳥。成功繁殖率是40%。 任永旭說,白腰鵲鴝喜愛在樹林的中、下層活動,常常伴隨出現的鳥種有小彎嘴、台灣畫眉、繡眼畫眉等。他見過白腰鵲鴝驅逐小彎嘴,也看到這種外來客在地面翻攪落葉堆,叼出小蟲吃,生活環境與食物都與本土鳥重疊。 他說,鳥類研究者與鳥友在台灣西部各地低海拔森林陸續發現白腰鵲鴝,雲林湖本、嘉義蘭潭、台南鹿寮水庫以及高雄柴山都有成功繁殖紀錄,且有擴張趨勢。 農委會特有生物中心在雲林做調查,發現牠們在巢位選擇上會與棕面鶯、頭烏線等鳥種競爭,捕食兩棲、爬蟲類動物,除影響兩棲、爬蟲類,也影響到其他原生物種的食物來源。 任永旭說,白腰鵲鴝在台灣野外還沒有大量繁殖,目前進行移除最符合效益。不過要有效解決外來物種造成的問題,需要研究者長期投入,合作建立外來種鳥類分布動態資料庫;政府也應結合生態保護團體,積極向民眾推廣正確的觀念,不要飼養外來種寵物,以免危害本地物種和生態。 【2008/04/19 聯合報】 |
| ||
農委會特生中心與中興大學調查發現,外觀酷似滿天星、被國際視為「毒草」的外來植物銀膠菊,在島內正快速蔓延,已威脅本土植物生態;銀膠菊外表的微細狀體含有「銀膠素(parthenin)」,吸入過多可能造成肝臟及遺傳病變,國際上視之為毒草。 主持調查的特生中心助理研究員黃士元博士說,澳洲、印度都曾發現牛羊等牲畜,因大量接觸銀膠菊中毒死亡。國內的調查尚未見牲畜中毒案例,研判可能與銀膠菊植株密集度還在危險臨界值以下,「才暫時沒事」。 黃士元說,銀膠菊原產美國南部、墨西哥、宏都拉斯、西印度群島以及南美洲,近年來廣泛侵入亞熱帶與溫帶地區如南亞、澳洲等地,大量滋生形成優勢雜草。國內廿年前在高雄市與高雄縣六龜鄉首度發現銀膠菊,推測是貨船運送穀物夾著銀膠菊種子落地生根。 他指出,國內環境適合銀膠菊生長,因此銀膠菊分布由點快速擴散到面,在中南部沿海鄉鎮道路旁、荒廢地或鄉間家居旁空地到處可見;特生中心於三年前,與興大實驗林管理處長廖天賜博士共同展開調查。 他們發現銀膠菊由南往北一路蔓延,除南部高雄、屏東等縣市已淪陷外,中部彰化縣濱海鄉鎮,也見大量分布,其中福興鄉漢寶地區,儼然成了當地優勢草本植物,沿著交通路線往北入侵。 最近又發現銀膠菊有往山區延伸情形,南投縣集集鎮山區、仁愛鄉霧社、親愛山區亦見零星入侵;甚至外島金門縣亦難倖免,因威脅本土植物生態,特生中心已通報農委會等單位採取防制措施。 黃士元指出,銀膠菊會開如「滿天星」一樣的小白花,有民眾不了解,還把銀膠菊當觀賞花種植。此草繁殖力強,種子借助風力有效傳播;他希望民眾了解這種「毒草」,不要再誤以為是漂亮的另類滿天星。 根除 火攻最有效 【記者陳紹聖、喻文玟、洪敬浤╱連線報導】「如果見到銀膠菊,最好戴上手套馬上拔除,一把火燒掉」,特生中心黃士元博士說,這是根除外來毒草銀膠菊最有效方法。因銀膠菊有毒,民眾如果摸過銀膠菊的花,記得要趕快洗手! 中興大學森林系副教授王升陽指出,銀膠菊含有抑制其他植物生長的化學成分,能干擾其他作物生長,此為植物之間「相剋作用」。這也是銀膠菊蔓延快速的原因之一,想「根除」銀膠菊,火燒殆盡是好方法。 黃士元指出,銀膠菊除有如微毛的細狀物含有「銀膠素」,吸入過多可能造成肝臟及遺傳病變外,花粉也有毒性,會造成過敏、支氣管炎,大量直接接觸會引起皮膚發炎、紅腫。 他表示,銀膠菊一年一生,每到春天就陸續冒出,全年幾乎一直在開小白花。建議民眾,見到銀膠菊,最好先戴上手套拔除,再點火燒掉,這是最有效且最保險的作法。 【2008/04/18 聯合報】 |
| ||
楊宗熏發現,銀合歡剖開木頭後,會發現皮層花紋如同花豹,不需多加修飾,即可打造成書架、置物架、木椅。他說,銀合歡的硬度材質與坊間常用於家具的柳安木、松木相似,加上其特有的紋路,製作出來的家具獨樹一格,別有一種樸質美感。 只是,銀合歡木材中有許多蛀蟲,如用化學藥劑殺蟲雖然快,但會傷害環境,所以楊宗熏經多次試驗後發現,以高溫水煮40分鐘就可消滅蛀蟲,陰乾後就可以直接施工。 他認為,要控制銀合歡蔓延,不光是砍除它,最好是能善用它,讓它成為具有經濟價值的植物,創造地方新的產業文化,化把銀合歡化成藝術品。 墾管處表示,從2006年開始推廣銀合歡清除工作算起,楊老師與屏南社大學生們,已經消耗掉約50頓的銀合歡廢材,把不起眼的銀合歡,激發創意製成家具,不僅為恆春地區打造新特產,更替為害多年、惡名昭彰的銀合歡,找到新出路。 【2008/03/25 聯合晚報】 |
| ||||
臺灣四面環海宛如天然屏障,外來種入侵不易,但有時在人類有意或無意間從異地引入,導致一些不該出現的外來入侵種,就大剌剌的攻佔台灣領土。據國家公園相關人士表示,繼小花蔓澤蘭入侵之後,銀合歡入侵也嚴重衝擊到台灣本土生態體系。 原產於中南美洲 銀合歡原產於中南美洲,灌木型早在17世紀由荷蘭人引進,初期當作薪炭用來燃燒;喬木型於1976年引進,原為紙漿原料,後因造紙原料改以進口木材為主,加上銀合歡木材中的木蝨難消滅,造紙業者逐漸棄之不用。 但由於銀合歡生長力超強,並會釋放有毒他作用的含羞草素,抑止其他樹種生長,加上莢果扁平呈現舌狀,成熟後自行裂開,種子隨風吹送到處散播生長,使蔓延情況更難杜絕。 有它就沒有其他植物
墾丁公路 全被覆蓋了 目前銀合歡在墾丁國家公園氾濫情況多嚴重?可以從遊客行經墾丁濱海公路時,會發現兩旁的景觀幾乎被銀合歡覆蓋;春天時茂盛的銀合歡遮住視線,旅客無法望見碧海藍天,冬天時只剩蕭瑟枯枝,景色冷清。 太魯閣國家公園也遭殃 除了墾丁國家公園之外,太魯閣國家公園也遭歡合歡入侵。太魯閣國家公園停育課表示,目前蘇花公路與中橫公路兩旁都發現有銀合歡大量繁殖。 更可怕的是,連離台灣本島很遠的東沙島,也被銀合歡攻佔。據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表示,經調查在東沙的銀合歡,純林面積約有4、5公頃(另外還有在混合林中的銀合歡,無法推估),已占東沙陸域面積的廿分之一。 為了阻擋銀合歡持續繁殖,而扼殺到本土植物的生長,墾丁、太魯閣與海洋國家公園都在進行銀合歡的砍伐。只是砍伐必須有計畫有步驟,否則會衍生出水土保持遭破壞的更嚴重生態問題。 具水保功能 不宜濫砍 墾丁國家公園技士陳玄武說,除去銀合歡也不能貿然行事,必須有嚴密周詳的計畫才是根本之道。銀合歡雖然對自然生態環境造成極大危害,但至少仍具有某種程度水土保持功能,的確不宜貿然全部鏟除。 【2008/03/25 聯合晚報】 |
| ||
小馬哥勝選,對數度引進台灣不成的大熊貓表示「可以再考慮」,立刻掀起新一波的熊貓熱,在熱烈歡迎熊貓的同時,必須瞭解熊貓的基本資料,以及目前狀況。 筆者早在一九八八年洪文棟先生掀起第一波熊貓入台熱即去臥龍保護區實地瞭解,之後在世界各地看過圈養的熊貓超過四十隻,也與主持熊貓復育的紐約動物協會主席謝勒博士、臥龍熊貓復育中心周受德等多位先生訪談,以持續追蹤熊貓復育二十年的心得,提供讀者思考的憑據。 適不適合引進台灣,最關鍵的是熊貓復育現況,熊貓是否不再瀕臨滅絕?族群是否穩定成長?答案不樂觀。一九七○、八○年代,野生加上圈養的熊貓族群數約八百隻左右,一九八五年四川竹子碰上六十年一次的開花,野外熊貓少了食物,餓死了上百隻,剩下六百餘隻;其後野生動物基金會、中共當局投注巨量人力物力推動熊貓復育迄今已二十年,但最近的數字也不過是一千六百隻上下,這還是以相較二十年前十倍以上人力、更精密設備的調查結果,嚴格來講族群數並未增加。 其次,台灣能模擬出熊貓的棲息環境嗎?大陸熊貓專家南充師大胡綿矗教授以「高山深谷、茂竹密林、清澈流水」十二個字形容熊貓的棲息環境;由於天性孤僻,每隻熊貓約需四平方公里的活動空間,每天遷徙距離約十八公里,從這些簡單數字,應能理解人工圈養環境是不可能提供的。 大家都知道熊貓吃竹子,但關鍵是熊貓有長期嗜吃單一一種竹子的習慣,四川竹子有十幾種,熊貓只吃青川箭竹、缺苞箭竹、團竹、刺竹及拐棍竹等五、六種,這也是一九八五年四川雖竹子開花,但還是有其他種竹子,臥龍當局仍得從南京玄武湖運竹子到四川的原因。 大熊貓所以被稱為活化石,原因是繁殖力太差。目前世界各地人工圈養的大熊貓約一百二十隻左右,但迄今在圈養環境繁殖成功的不過才十二、三隻,原因包括性趣低落、精蟲稀薄、延遲著床等;更糟糕的是即便成功懷孕,足月生產,體重約才一百公克,是母體的千分之一大,要順利長大,是極其困難的。 【2008/03/26 聯合報】 |
| ||||
環保局去年委託東南科技大學、台大,調查大漢溪新海一期、二期、及浮洲等3處沿岸人工濕地的生態變化,報告日前出爐,發現生物物種、數量都明顯增加,
其中保育類就有第一級(瀕臨絕種)的黑鳶、遊隼,第二級(珍貴稀有)的鳳頭蒼鷹、紅隼、彩鷸,第三級的紅尾伯勞、喜鵲,甚至境外迷鳥「棉鴨」,也曾現身新海一期、浮洲濕地。 環保局生態員許銘志說,鳥類位居生物圈食物鏈頂端,最能反應當地生物群相,鳥類愈豐富,顯示當地生物物種愈豐富,目前在濕地也發現條背螢等4種螢火蟲,及日本絨毛蟹、台灣草蜥、柴棺龜等保育物種,還有叫聲如狗吠的「貢德氏蛙」;植物部分也出現台灣特有原生的「台灣萍蓬草」,最近正進入花季。 除了生物態樣豐富、數量增加,從水鳥在3處濕地游移,當成棲地,可看出「綠色生態廊道」漸成形,最明顯是原本應已離境的高蹺行鳥,目前至少還有8隻停留,及10隻左右的候鳥花嘴鴨仍聚集在3處濕地。 環保局長鄧家基說,今年將再投入6.5億元建置完成4處濕地、3處礫間,加上水利局施作鹿角溪、湳仔溝、二重疏洪道中央公園等,預計明年全縣共建置完成17處濕地或礫間,占地約300公頃,每天可處理約30萬噸汙水。 【2008/04/18 聯合報】 |
| ||
北縣一年一度的螢火蟲祭即將開始,縣府教育局安排12所「螢火蟲家族學校」與旅宿業者合作,推出各具特色的賞螢遊程,農業局將在土城、石碇、三峽及新店持續辦賞螢活動,歡迎民眾一起欣賞黑夜中的精靈。 縣府昨天為螢火蟲祭熱鬧開鑼,來自各國小的小小解說員穿著螢火蟲裝,介紹自己學校主題活動及開發的特色紀念品,並有對口相聲「火金姑的異想世界」、「螢光之美」特別報導,及陶笛、竹板快書等等活潑逗趣的表演。 教育局主秘洪啟昌說,今年螢火蟲祭以建安、崇德、菁桐、平溪、牡丹、坪林、雲海、屈尺、有木、中園、五寮及上林國小等12所學校為主場地,並在大板根森林溫泉渡假村、烏來雲仙樂園、牛角坑生態休閒農莊及汐止新山農場等4家業者合作及贊助下,舉辦各具特色的賞螢遊程,同時提供220個名額,供北縣就讀補校的新住民家庭三代免費參加。 各校賞螢活動各具特色,包括屈尺國小首創免費賞螢行程、菁桐國小遊宿、平溪國小天燈、五寮國小提燈籠、牡丹國小文學賞析、有木國小溼地生態介紹等,融入生態保育、人文關懷,建安國小還辦螢光情人節,邀情侶夫妻參與。 農業局則將持續在土城市桐花公園、三峽鎮鳶山、新店屈尺與石碇小格頭舉行賞螢活動,現場安排志工導覽,另於12日下午在縣府舉辦螢火蟲生態保育講座,參加民眾可獲得最新出版、市價150元的「夢幻星光-台北縣賞螢手冊」。 螢火蟲達人陳燦榮提醒民眾,賞螢在安全前提下避免干擾螢火蟲,最好在手電筒前遮紅色玻璃紙;到達螢火蟲聚集處靜止不動,螢火蟲會主動聚集身邊,「人看蟲變成蟲看人」,非常好玩。 12所國小賞螢活動名額有限,明天接受預約報名,農業局賞螢活動不限人數,詳情可上縣府網站查詢。 【2008/04/09 聯合報】 |
| ||
台北縣政府投入1億3000萬元改造新店市碧潭風景區景觀,預計今年5月底完工,屆時水岸景觀將呈現嶄新風貌,地方人士卻擔心堤岸都舖設水泥,恐將影響河川生態,建議工程施作應兼顧自然生態保育。 新店市直潭國小教師張聖賢長期關注碧潭河岸生態,指出由於河岸採用水泥護岸,縫隙過小,無法像原先的碧潭河岸是用鵝卵石等大石頭,縫隙較大有利於魚蝦生存,待5月完工後,魚蝦數量勢必逐年下降,對保存河川生態反而不利。 他說,河道縮減天然沙洲消失,白鷺鷥駐足也將逐年減少,防洪排水恐將造成不利影響,新店溪下游居民生命財產也有安全的顧慮,加上入夜後吊橋光雕照射西岸和美山步道,對蝶類生態也會產生影響。 張聖賢建議發展碧潭觀光,可在孫科題字的碧潭地標上方,擁有豐富蝶類生態的和美山步道,結合碧潭西岸荒廢逾20年的碧潭幸福樂園,重新修整,打造成新的碧潭生態自然園區,結合西岸特色商家,成為「小九份」商圈來吸引遊客。 縣府高灘地工程管理處長林宏政表示,施工前有考量生態保育,因此河堤施作同時採取生態工法和人工混凝土方式,也有預留空隙供魚蝦生存;民眾反映河道縮減,實際上只是在原先天鵝船的堤岸步道斜坡上施作護岸,因此河道縮減面積有限,不會影響防洪。 【2008/04/08 聯合報】 |
|
| ||
台東林區管理處配合林務局的「國家步道系統建置計畫」,建置全國登山健行步道網,其中利嘉林道也在規劃中,台東縣利嘉林道發展協會和保育團體持不同的看法,建議重新評估調查利嘉步道生態環境。 台東林管處則表示,林管處肩負維護山林生態的責任,所有的工程,都會依原有的步道,根據自然生態特性,在最小範圍內施工,不會輕易破壞生態或物種棲地,目前相關案件仍在評估,生態維護將是最重要指導原則。 利嘉林道發展協會等保育團體昨天開記者會指出,利嘉林道是首波整建目標,計畫從利嘉林道10.5公里處到13.5公里間,整建登山休憩步道,原始林裡另要開闢1.894公里的新步道,以及興建2處停車場及2處觀景平台,興建預算超過600萬元。 惟利嘉林道海拔400公尺到1200公尺間區域,行政院農委會已於89年10月公告為「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嚴禁任何破壞野生動植物及自然景觀的行為。 台東林管處整建計畫範圍,在海拔830公尺至1050公尺間,位在「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內,顯然違反保護野生動物棲地的初衷。 利嘉林道是學術、保育單位生態、物種調查重點區域,其中保育鳥類藍腹鷴族群穩定生長;全國各野生動物學術研究單位,也都設置調查樣區,研究台灣特有的兩棲蛙類橙腹樹蛙特殊的生態、繁殖行為,但如今步道預定路線,直接侵入物種繁殖核心區域,嚴重侵擾野生動物。 【2008/04/17 聯合報】 |
|
| ||
香港迪士尼樂園引入七萬隻外來品種聚長足瓢蟲對抗蚜蟲,被保育人士批評「引狼入室」,擔心隨時爆發生態災難,因該品種瓢蟲除捕食蚜蟲外,亦會食其他昆蟲的卵,破壞生態多樣式。此外,迪士尼樂園計畫在4月中的「地球日」,讓入場小朋友放瓢蟲,亦被轟「教壞小孩子」,傳播不正確環保訊息。 現時引入外來物種,若不屬病蟲類或瀕危物種,入口時毋須申請牌照。香港自然生態論壇發言人饒戈表示,聚長足瓢蟲主要捕食蚜蟲,但若食物耗盡,亦會捕食其他昆蟲的卵,並非如迪士尼所言會自然餓死,加上其飛行範圍遠達幾千公里,根本無法控制牠們的繁殖或聚居。 饒戈稱,外國更有研究指此瓢蟲可傳播木炭疽菌,令植物枯死。他以美國為例,指當地1916年曾引入亞洲的異色瓢蟲捕食蚜蟲,結果異色瓢蟲大量繁殖,並入侵民居,成為人見人憎的害蟲。長春社2日去信漁農自然護理署及迪士尼樂園,認為迪士尼這次大規模引入外來品種的瓢蟲,或釀嚴重破壞,在未有足夠科研證明前,應停止引入。 漁護署發言人表示,聚長足瓢蟲不屬法例列明的植物病蟲害,迪士尼引入前毋須申請,而該瓢蟲亦未被世界自然保育聯盟物種生存委員會入侵物種專家組列為外來入侵物種。 迪士尼發言人指出,該瓢蟲為肉食性昆蟲,只食害蟲蚜蟲,對植物無不良影響。樂園去年春季首次引入後,一直密切監察,至今無發現其大量繁殖,美國佛州的迪士尼樂園採用此瓢蟲已超過10年,並無影響生態。 【2008/04/03 世界日報】 |
| ||
埔里鎮國道六號愛蘭交流道周遭茭白筍農擔心路燈夜照過度,最近夢魘成真,廣達約20公頃的茭白筍普遍出現「突長」現象,已有約半分地沒收成的筍農潘平順昨天說,希望國工局增設路燈遮光罩的承諾趕緊兌現,否則損失擴大,每分地至少要虧10萬元。 國工局南投工務段長卓高端指出,愛蘭交流道路燈已經先將亮度減弱,至於遮光罩的設置,也已經著手設計辦理發包中,會儘快加以改善。 潘平順說,埔里茭白筍從栽種到採收約需120天,前80天在冬末初春,農友為加速茭白筍生長,調節產期提高收益,會利用夜間照明讓植株持續成長;但過了80天後,就必須停止夜間照明,讓茭白筍能夠休眠減緩枝葉續長,轉而讓共生菌孳生,才能長出茭白筍,但是國道六號交流道密集的路燈,夜夜大放光明,他的筍園至少已有半分地只長葉,長不出茭白筍,損失超過3萬元。 另一名農友陳茂林的茭白筍田離交流道更近,而且三面都有成排路燈,他說,約5分地的茭白筍雖然比別人種得慢,枝葉卻長得特別快,路燈夜照問題如果再不解決,他的茭白筍田只長葉不結筍,所有投資白費,起碼50萬元的年產值也會全部泡湯。 陳茂林說,他的筍田即使交流道路燈加裝遮光罩,也是「顧後不顧前」,整個田區還是沒日沒夜都大放光明,建議將交流道路燈降低高度,改設在兩側護欄,並往車行方向直射,才能免除茭白筍田的光害,也能維護交流道行車安全。 【2008/03/27 聯合報】 |
插翅難「飛」▲屏東縣恆春飛魚季在清明節後進入高潮,但今年漁獲量卻僅約去年五分之一,也使得以飛魚為食的鬼頭刀等魚類數量減少,漁民擔心可能連帶影響到捕食鬼頭刀的黑鮪魚數量。圖為恆春漁民10日出海捕捉飛魚,飛魚群在網中跳躍掙扎。(潘建志攝) |
▲漁民興奮地展示所抓到的飛魚。(潘建志攝) |
恆春飛魚季到了,今年飛魚數量卻少得可憐,漁民往往出海辛苦一天,收獲卻不到去年的五分之一;飛魚減少連帶影響以飛魚為食的「鬼頭刀」捕獲暑,讓東港漁民叫苦連天。
飛魚是洄游性魚類,每年三月初前後到恆春海域,準備北返繁殖,清明節過後至六月是高潮。飛魚原本是無經濟價值魚類,早期漁民多不屑一顧。但自從恆春半島推出飛魚季後,身價水漲船高。
飛魚價格看俏後,恆春漁民開始到蘭嶼海域捕捉,引起蘭嶼達悟族強烈不滿。達悟人認為,飛魚對他們來說不僅是食物,也是文化的象徵,達悟人捕飛魚只抓夠吃的,恆春人卻以圍網方式大量捕撈,造成魚源枯竭,達悟文化面臨危機。
恆春漁民反駁,飛魚是洄游性魚類,就算不捕抓也會老死,為何要放棄老天賜與的資源?這幾年恆春人到蘭嶼捕飛魚,完全配合台東縣政府的規定,卻遭蘭嶼方面強行驅離,情何以堪?
恆春區漁會總幹事朱品璇說,今年至今,恆春漁民還沒有到蘭嶼捕飛魚的打算,主要是台東方面的態度不明確,他們不宜貿然行動。
不過今年恆春飛魚量大減,雖然身價仍高檔,一公斤八十元以上,帶卵可賣到一百元以上。但朱品璇大嘆,今年飛魚價好量少,去年此時每天魚獲量可達八百公斤以上,今年平均只有一百公斤,最多也才三百公斤,飛魚船隊從去年四組減為二組。
飛魚量減少,也讓以飛魚為食、俗稱「飛魚虎」的鬼頭刀不見蹤跡,近日東港魚市場鬼頭刀單日漁獲量只有三、五噸左右,比起去年上百噸豐收狀況相去甚遠。漁民也擔心影響尾隨鬼頭刀捕食的黑鮪魚,東港迄今只捕獲一條,還是死魚,往年風風光光的「黑鮪魚季」今年可能受影響。
「有飛魚!」坐在飛馳海面的遊艇上,記者眼角餘光忽然掃到海面有動靜。轉頭一看,飛魚群正躍出海面,在海上飛翔,一瞬間就消失,如流星般短暫畫過海面。沒看到的人十分懊惱,看到的人則帶著無限驚喜、滿足和回味。
恆春飛魚季於清明節過後開始進入高潮,漁民紛紛出海捕飛魚,今年恆春只有兩組飛魚船隊,每組由三艘漁船組成,在恆春半島海域進行圍捕。水上活動業者也推出飛魚生態之旅,用遊艇載客到外海賞飛魚及漁民捕撈過程。
恆春漁民以地方俗稱的「綁草綾」圍網方式捕飛魚,船隊的三艘漁船中,兩艘放網、一艘將魚群趕到網內,放網船各配備一艘漁筏機動幫忙,整個船隊有廿多人。
兩艘放網船先在定點置網,負責趕魚的船在四周海域來回航行,受驚嚇的飛魚逃竄到網內。兩艘船慢慢靠近,漁網範圍逐漸縮小後,船上半數漁民馬上著潛水裝跳入海中,把「漏網之魚」趕到網內,接著又回到漁筏上合力收網,將飛魚群一網打盡,當拉起網子時,漁民笑逐顏開,又到下個點進行圍捕,同樣的行程一天約重覆操作七、八次。
剛抓上來的飛魚,翅膀在陽光下呈現如藍寶石般色澤,非常美麗。江清河說,恆春半島的飛魚季已小有名號,除了漁撈資源,推展生態觀光更是能永續經營的重要資源。
多到賣不完 ▲今年櫻花蝦大豐收,但每天在市場喊價的承銷人卻無奈表示,產量太多,根本沒錢買!櫻花蝦產銷班已緊急將每天捕蝦上限下修為6箱。(林和生攝) |
櫻花蝦捕撈期從去年十一月解禁後,屢屢開出紅盤,與以往每月捕撈總量相比皆高出許多,捕撈櫻花蝦的漁船主莫不滿心歡喜,但每天在市場進出喊價的承銷人則是無奈地說「量太多,根本沒錢買!」也因此櫻花蝦產銷班成員緊急把捕蝦上限下修到6箱,這樣的豐收年可說史無前例。
捕撈櫻花蝦的陳姓漁民解釋,八十一年漁會為了維護櫻花蝦漁業資源,避免超捕現象發生,因而成立產銷班,當時管制捕蝦數量每艘漁船每天最高上限為11箱(每箱25公斤裝),其中9箱為漁船所得,2箱做為產銷基金。
但今年從禁捕期結束,海上就頻傳捷報,農曆年後還因捕撈豐收,產銷班緊急限縮降至9箱,後來捕獲總量還是居高不下,產銷班成員決定持續限量下縮至6箱。
陳姓漁民說,在市場聽到許多承銷商抱怨,每天的漁獲量都滿載,讓他們從有錢買到沒錢,存貨還沒銷售完畢就又進貨,讓他們叫苦連天。
擔心豐收的櫻花蝦無人收購,且造成資源的浪費,產銷班再次做出下縮決定,陳姓漁民表示,以前豐收也曾經做過下修的政策,但最多下修到9箱,今年改為每天每艘船6箱的最高上限,這是十幾年來第一次。
許多漁民樂見此舉,大夥兒說,現在一早出門,拋網一次就已豐收,9點多就可以進港準備拍賣,1天工作3、4小時,就可以賺進萬把塊,相當愜意。
陳姓漁民說,海底資源的消長很難預測,今年大豐收,或許明年就抓不到蝦,適度保育才能永續經營,漁民都能接受這種管制做法。
▲台北市環保局局長沈世宏(左)將參加活動的小朋友羅沛如(中)抱起,並與HBO行銷總監黃慈敏(右)一起把「希望之葉」懸掛在道具樹上,象徵為地球祈福。(高政全攝) |
免洗筷愈用愈多,就會有愈多樹木遭砍伐,將使地球暖化更嚴重,台灣被評估每天要用掉的免洗筷有280萬支,等於要砍掉1000顆樹,為減少使用量,台北市環保局近期計畫找所有超商業者合作,全面推動不主動提供免洗筷活動,以實際的行動愛地球。
台北市環保局長沈世宏表示,先前即與超商討論過,當時決定先從市府大樓做起,不主動提供免洗筷已運作一段時間,接下來要擴及全市。
沈世宏說,森林是地球之肺,但人類因各種需求大量砍伐樹木,現在地球因為二氧化碳過度累積,已經有了肺病,不珍惜環境的人類等於是讓地球生病的細菌,希望民眾可以了解面對自己正在危害地球這個不願面對的真相,並從不用免洗筷的小動作開始,讓自己變成對地球有益的酵母菌。
環保局與新光三越、HBO昨日合作舉辦「一筷救地球」活動,現場有一顆用免洗筷、鏽鐵等素材做成的「枯.泣.之樹」,象徵台灣這片土地遭到免洗筷的鏽蝕;活動還以擬人化的方式讓哭泣之樹向環保單位陳情,希望民眾響應世界地球日,以停、看、聽3個簡單的動作來支持環保理念,也就是經過新光三越香堤廣場時,就親眼看看這棵生病的樹,並寫下對環保的願望。
「一筷救地球」活動即日起至22日止,為鼓勵民眾少用免洗筷,活動期間在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美食街單筆消費超過200,還可兌換環保筷1雙。
冬蟲夏草與人參、鹿茸並列三大補品,而且價格不斐。不過,近年來包括青康藏高原、甘肅等野生冬蟲夏草的生產地,因為濫採亂挖以及生長環境變化等等因素,導致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野生冬蟲夏草資源更進入瀕危狀態;過去可以一口氣採集到十多條冬蟲夏草的高山草甸,現在可能一條都找不到了。
野生冬蟲夏草是蟲草菌寄生於蝠蛾屬幼蟲感病後形成的蟲、菌結合體,是大陸的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具有很高的醫療保健作用。去年甘肅甘南產地價格為每公斤四萬八千元人民幣,雖然價格昂貴,但是市場需求還是越來越大。
根據甘肅當地調查總隊的調查,在甘南、隴南、天祝等地,每年都有數萬名農民工從鄰近地區湧入,目的就是採挖冬蟲夏草,當地也有部分民眾加入採挖行列。由於過度採挖破壞了野生冬蟲夏草生長的環境條件,使其生存受到嚴重威脅。
去年七月由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組成的考察隊深入青海、四川、甘肅等地進行實地調查,發現部分地區冬蟲夏草的產量已經不到廿五年前的一○%,原本分布密集區中四○%的地塊已多年沒發現冬蟲夏草。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研究員楊大榮已經連續八年針對冬蟲夏草進行野外調查,他清楚地記得,一九八三年在康定地區的貢嘎山一帶海拔三八○○到四五○○公尺的高山草甸五十多平方公尺的地方,曾經一口氣採到十多條冬蟲夏草;去年六、七月他們再過去的時候,找遍了周遭三平方公里地都沒找到一條冬蟲夏草。
四川西北部雅拉雪山在當地被視為神山,楊大榮他們在山上碰到了一支十多人組成的「挖草隊」,這些人都穿著當地的民族服裝。楊大榮他們感到好奇,因為當地人應該不敢上神山挖草;不料,當地藏人說,「我們不挖,外地人來挖得更厲害!現在只有那些飄著經幡、供人念經做法事的小山包沒人去挖了。」
青海、西藏是冬蟲夏草分布的密集區,但產量僅為廿年前的一○%,許多地區的冬蟲夏草種群瀕於滅絕。
快樂賞螢去 ▲賞螢裝備不可馬虎,備齊手電筒、防水鞋、長袖衣褲等,才能快樂賞螢平安回家。(廖肇祥攝) |
▲蝸牛是螢火蟲的主食,圖為台灣窗螢正在獵食蝸牛。 |
賞螢是南投縣觀光重頭戲,四月進入賞螢旺季,集集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推薦魚池鄉蓮華池研究中心步道、日月潭伊達邵往潭南村的產業道路、鹿谷鄉廣興村,這三地螢火蟲大發生時景象壯觀,絕對能讓遊客帶著美好回憶返家!
特生中心螢火蟲專家何健鎔指出,台灣共有61種螢火蟲,一年四季都能看到牠們發出點點螢光,4月因是多數螢火蟲交配的季節,發出螢光是為了求偶,此時賞螢,最容易見到有如天上繁星的景象,這個季節,南投縣最常觀察到的三種螢火蟲分別為黑翅螢、大端黑螢、紅胸黑翅螢。
黑翅螢 每分鐘閃爍76次
何健鎔表示,這三種螢火蟲主要生長在中低海拔山區,黑翅螢喜歡聚集在空曠草地或河床兩岸,螢光每分鐘可閃爍76次,是台灣螢火蟲中發生數量最多,最具觀賞價值的種類;大端黑螢會聚集在油桐花中吸食花蜜,是台灣發現少數會訪花的螢火蟲;紅胸黑翅螢則常聚集在杉木上。
「螢火蟲是環境生態指標,有螢火蟲的地方絕對適合人居,也是野生動植物的天堂」,何健鎔強調,蓮華池研究中心是國內少有的原生闊葉林帶、伊達邵至潭南村產業道路因開發少,保留多塊荒地,鹿谷鄉廣興村也因開發腳步不快,少光害,農民噴藥量少,才成了賞螢的好去處。
蓮華池賞螢區有蓮華池護溪協會在維護,每年四月社區居民會在火培坑溪設置管制哨,禁止駕駛開車入內,並發放紅色玻璃紙,讓遊客遮住手電筒;日月潭周邊則有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志工定點導覽解說;鹿谷鄉則是鄉公所協助遊客安排行程。
景點多有志工協助導覽
何健鎔表示,四月初進入賞螢高峰,中旬後迅速遞減。其實要看螢火蟲不見得要求遠,只要在居家附近保留適合蚯蚓、蝸牛生長的環境,減少光害,便能夠吸引螢火蟲前往繁殖。
▲繼農曆春節的「積水鳳梨」展後,科博館即日起推出更奇特的「空氣鳳梨」展。圖中空氣鳳梨達人顏俊宇,解說手中這一株因為長得像章魚,所以就叫「章魚」。(黃國峰攝) |
31歲的顏俊宇,年紀輕輕,卻已是空氣鳳梨的培育專家,科博館舉辦的鳳梨科植物特展,大部分是他的傑作,還提供不少稀有珍貴的空氣鳳梨品種,讓科博館的植物學家都佩服不已,封稱他是「鳳梨達人」。
住在清水的顏俊宇,會愛上空氣鳳梨,在於空氣鳳梨不用土種的特殊性。他就讀嘉義大學園藝系時,就買空氣鳳梨來種,慢慢玩出興趣,7年前開始走上專業栽培之路,目前手上有上萬棵空氣鳳梨,國內少有人出其右。
顏俊宇說,空氣鳳梨少有人栽培,在於靠空氣維生,生長速度很慢,成株約要5年時間,而一棵才賣1、200元,完全不符經濟效益;但也因不用土壤及盆子就能培植,玩賞方便,而讓他著迷。
顏俊宇說,空氣鳳梨很耐命,他曾經遺忘在汽車上一個多月,發現後才澆水,一樣活得好好的,就是這麼厲害,怎麼種都會活,愈種愈讓他愛不釋手。分辨空氣鳳梨是否要澆水很簡單,一旦缺水,葉子會捲曲,這時澆水就夠了,如果葉片挺直,表示水分夠很健康。
顏俊宇說,空氣鳳梨原生地並不在台灣,以中南美洲最多,歐洲也不少,但在亞洲地區很少見。
科博館蒐集展出空氣鳳梨展品,共有146種,超過200株,另由陳政賢提供壯觀的松蘿鳳梨,在植物園展出到四月廿七日。
恆春門馬羅山因擁有原始山林,風景優美,近年有業者組吉普車隊載客飆山,墾管處認為車隊破壞生態及水土保持,禁止這條路線通行,昨天業者組隊到墾管處陳情,希望能照顧滿州人的生存權益,雙方協調後決定由業者自律,並在2周內提出具體做法。
門馬羅山位於恆春、滿州2鄉鎮交界,早期滿山遍布瓊麻和蘆葦,入山後容易迷失,因此被稱為「摸嘸路山」。門馬羅山高306公尺,因山勢陡峭加上有溪流和草原,近幾年發展出吉普車載遊客,享受越野冒險的飆山溯溪活動,深受年輕遊客喜愛。
目前門馬羅山共有4個車隊,擁有50輛車、100餘人經營此路線,業者推出「飆山溯溪2小時,驚險刺激又快樂」的行程,4人坐車2小時,收費2600至3000元不等。
不過因車子經過改裝,車輪長期輾壓的結果,造成路陷草枯,破壞水土及生態,墾管處因此禁止此類活動,在重要路段以柵欄圍阻,去年底卻發現有業者將其拆除,山間小徑也畫出一道道凹陷的坑洞,宛如山林的傷口。
昨滿州鄉代莊期文率領車隊業者,開著10多台吉普車到墾管處陳情。莊期文表示,滿州鄉地脊人窮,工作機會稀少,加上全鄉2/3土地都在國家公園範圍內,土地開發處處受限,希望墾管處不要禁止車隊,否則居民都沒飯吃。
墾管處長施錦芳表示,對於滿州鄉民20多年來受的委屈,非常了解同情,不過如果一項活動只追求少數人刺激,卻讓社會大眾有負面印象,也做不長久。吉普車對生態的破壞不是只有墾管處重視,很多民眾也會投書反映。
施錦芳說,有些業者會沿途向遊客介紹該地生態、地理,加強深度並非一味求刺激,便能加長這活動的生命,因此業者應要自律,內部先討論好達成共識,並提出減少破壞生態的具體做法;最後業者接受這項建議,將造冊列管並擬出具體做法,2周後再協商。
年年有魚▲農業局昨日在老田寮溪放流魚苗,眾人以接駁方式將上萬條魚苗放進溪中。(陳界良攝) |
復育苗栗縣內的河川生態資源,縣府農業局廿六日在頭屋鄉老田寮溪畔放流草魚、鰱魚、鯁魚與鯽魚等1萬多尾魚苗,增加溪裡的魚類生態。縣府未來也將在溪岸設置木棧道,為民眾打造一處兼具生態與休閒的場所。
放流魚苗活動昨上午在頭屋鄉中興橋下游的老田寮溪畔進行,縣長劉政鴻、頭屋鄉長徐月蘭與農業局長謝學森等均到場共襄盛舉,大家以人力接駁方式合力將草魚3000尾、鰱魚3000尾、鯁魚2000尾及鯽魚200台斤,共1萬多條魚苗放流至溪中。
謝學森指出,草魚、鰱魚及鯁魚均屬較大型魚類,在台灣天然水域中不易自然繁殖,台灣各水庫均需靠人工放流魚苗來培育資源。老田寮溪經縣府與公所整治有成,中興橋下游水域寬廣,水質無汙染,很適合魚類成長,平時即有不少民眾前往垂釣。
謝學森說,縣長對培育縣內魚類資源極為重視,今年已在辦理西湖鄉西湖溪、三義鄉烏眉溪及銅鑼鄉雞隆河,陸續放流鯽魚苗達1200台斤,同時對違法設置魚網及傾倒廢棄物汙染河川嚴加取締,藉此培育縣內溪流的魚類資源,希望大家能共同維護。
劉政鴻表示,老田寮溪經縣府及公所進行整治後,縣府進一步放流魚苗,將可豐富溪裡的魚類生態。未來明德到中興橋段也會陸續設置木棧道等休閒設施,結合生態旅遊,成為地方鄉親休閒的好地方。
▲非常有創意的水泥電線桿人工魚礁,澎湖海域投放了近3000座,對海洋究竟是好或壞,專家學者有意見。(陳可文攝) |
月前澎湖寒害造成沿海魚貝類遭受嚴重衝擊,海洋復育刻不容緩,長期拋置海底的人工魚礁計畫引發新話題,漁業署認為投放人工魚礁立意雖佳,但真正成效如何?卻誰也不敢拍胸脯保證,專家學者有意見,中央將檢討是否還繼續。
改造海洋漁場,希望增值漁業資源,農委會漁業署很有創意,以最少成本創造最大效益,利用台電廢棄的水泥電線桿、爭取海軍報廢的巨大軍艦,化腐朽為神奇,全部改造變成人工魚礁,為魚兒建新家。
澎湖海域是澎湖人的生活命脈,多年來陸續在各地內海灣投置人工魚礁近3000座,尤其去年底在香爐嶼沿海一口氣就拋擲了380座水泥電線桿魚礁。
是否續投 尚無定論
此外,民國八十九年在七美海域投放海軍報廢的4000多噸陽字號凌雲艦、九十二年在西嶼鄉內垵海域野炸沉報廢的陽字號萊陽艦當作人工棲所,這也是台灣海拋人造魚礁的新紀錄。
澎湖農漁局漁政管理課長王永利指出,人工棲所俗稱人工魚礁,投放入2、30公尺的海底,希望藉此改變海底地形,加上海流、潮汐、波浪作用,造成渦流,攪拌海層環境,增加浮游生物繁殖能力,使魚兒覓食增加,變成魚兒新樂園。
王永利說,水泥電線桿魚礁,將廢棄的電線桿裁切成兩公尺長度,上下鑽孔以鋼釘固定,再依「井」字狀層層排列而成;由於魚礁增加了廣大表面積,提供附著性生物生長繁殖,這正是海洋生物最佳的食物,同時也協助了庇護的好處所。
乍聽人工魚礁好處多多,可是專家學者卻有不同意見;澎湖海洋生物學家洪國雄明白表示不適當,海浪潮流會改變海底環境,人工魚礁可能掃掉整片珊瑚礁,這對海洋破壞更嚴重。
澎湖水產種苗繁殖場長張國亮表示,投放人工魚礁有好有壞,但是海象不穩定影響層面大,因此選擇投放的地點非常重要。
澎湖農漁局指出,中研院士鄭明修曾質疑漁場效應與投放後海底的狀況評估,結果漁業署啞口無言;農漁局強調,人工魚礁計畫目前中央正審慎評估中,未來是否仍繼續或取消,尚無定論。
▲河海交會處的紅樹林是一處熱鬧的自然生態區,提供生活在裡面的各種生物優質環境和取之不竭食物來源。(許惠就攝) |
苗栗縣自然生態學會對竹南中港溪紅樹林棲地常年投注人力關懷和教育,為跟大家分享紅樹林豐富生態資源的奧秘,邀請有興趣民眾一起參加「水水中港濕地情」活動,歡迎帶著一顆好奇、學習及快樂的心來參與,藉由觀察、遊戲的體驗達到寓教於樂目的。
活動訂卅日上午8點半至11點半,在竹南鎮紅樹林生態環境保護區舉行,全程免費,採分站解說方式進行,有興趣的民眾可先在服務台領取學習單,自行前往各站聽取解說,並填寫學習單,完成各站的學習內容即可到服務台領取贈品。
學會表示,活動以閱讀自然為題,以「小彈歷險」、「與大自然捉迷藏」書籍內容為主,在現場觀察體驗配合閱讀書籍,進而認識紅樹林裡活躍的彈塗魚、招潮蟹及水筆仔等「居民」,從瞭解生態培養保護自然環境的觀念。
海水漲潮時,紅樹林的生育地會淹水而形成所謂的水中森林,在這河海跟陸地交會的地方,不僅水、陸棲生物俱存,加上河流從上游攜帶下來的豐富物質堆積於此,也可以養活眾多生命,所以紅樹林深受重視。
招潮蟹是紅樹林中最具代表性的螃蟹,外型和其他螃蟹最大區別是,雄性有1支巨大螯足,大螯和身體重量幾不成比例,重量可達一半以上,走起路來「雄壯威武」。雌蟹沒有大螯,看起來柔弱可愛。
雄招潮蟹的大螯,主要功用是求偶和打鬥,牠們求偶的動作好像在跳「剉冰舞」般生動有趣,也表現出求愛的誠意。打鬥時則鬥性堅強,直到一方挫敗才停戰,過程中發生斷手斷腳情形並不稀奇。
彈塗魚也是紅樹林中的寶貝,特殊的胸鰭能撐起身體爬行,還可以攀附樹枝,兩眼長在頭頂觀看四方,身體顏色與沼澤難分辨是避免天敵侵襲路的法寶,雄魚在求偶時會展現美麗的跳躍動作吸引雌魚,過程非常精彩。
中港濕地紅樹林擁有各種生物優質環境和取之不竭食物來源,最常見的有冬候鳥灰面鳩、大杓鷸、東方環頸鳥、鴻鷸、招潮蟹、紅蟳、彈塗魚及多種蝦蟹類,是一處熱鬧的自然生態區,值得大家逗陣來體會紅樹林自然之美。
賺黑心錢▲嘉義縣環保局與警方查獲棄置疑似重金屬廢棄酸液案件,葉姓司機使用水肥槽車掩人耳目,把不明廢棄酸液倒入休耕農田,被移送法辦,至於廢置酸液將送驗確定成分,被汙染農田地主也將向業者求償。(環保人員提供) |
縣環保局局長林榮和指出,環保局日前即接獲檢舉,有不肖業者將偷倒廢棄不明酸液,該局經會同環保署南區督察大隊、內政部警政署環保警察隊第三中隊等單位部署埋伏數天,廿日在嘉太工業區後方休耕的私人農地當場查獲。
環保局與警方調查,葉、郭兩人是一家水肥處理公司員工,受託為嘉太工業區某歇業工廠清除廢酸液,他們以水肥槽車裝載,開到偏僻休耕的太保市溪南段一處休耕中的私人農地,直接排出廢酸液,導致農田遭受廢酸液重金屬嚴重汙染。
遭汙染地主 將向業者求償
據指出,環保與警方人員上前盤查時,葉、郭兩人立即開走水肥槽車,一直逃到華濟醫院附近才停下,經檢視槽車內裝載有不明液體,經通知3名地主到場,他們表示農地遭到汙染,無辜受害,將向業者求償。
環保機關指出,除了將繼續追查是否有幕後集團主導廢棄酸液之外,並提醒如果清除業者為貪圖利益而非法處理事業廢棄物,將可處1年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300萬元以下罰金。
▲每年來台渡冬的雁鴨,因北淤沙區的填土,數量正與日遞減。(陳世宗攝) |
縣府農業處保育科及中縣自然生態保育協會,昨日為遠從西伯利亞飛來台灣過冬的雁鴨請命,希望港務局能夠保留台中港北淤沙區雁鴨棲息地水塘,今年底前若水塘消失,雁鴨勢必在中部找不到棲息地。
台中港西北側北淤沙區的大水塘,每年都有大批遠從西伯利亞前來度冬的候鳥棲息,其中以雁鴨、小雁鴨為主,聚集在水塘渡冬及繁殖;這一區位於管制區內,一般民眾無法進入,讓雁鴨群得以優遊自在,保育人士視為雁鴨中部的天堂。
雁鴨群 優遊台中港管制區
經愛鳥人士長期觀察,水塘內有20多種野鳥棲息,包括尖尾鴨、花尾鴨、海沙鶖、鳳頭潛鴨、花嘴鴨、赤頸鴨、赤膀鴨、澤鳧、水鴨等雁鴨科,最多時總數量高達1200多隻;其中以尖尾鴨與小水鴨居多,牠們在水池覓食、梳洗或繞旋空中追逐等,難得一見。
保育人士心痛的說,北淤沙區南北兩側,台電設置7座風力發電機組後,最西側目前又大興土木,每天穿梭的砂石車,載來一卡車又一卡車的沙土,不斷的蠶食鯨吞水塘;施工人員透露,預期在年底就可全部填滿水塘,屆時這些雁鴨將不復見。
台電設發電機 保育人痛心
縣府農業處保育科長李代娟表示,水塘消失後,每年前來渡冬的雁鴨科,並不會改棲息在一堤之隔的高美溼地;因水塘與溼地屬於不同的環境,有不同的鳥類棲息與繁殖,今年底若水塘消失後,中部將再也看不到歷年來渡冬的嬌客。
縣自然生態保育協會總幹事蔡仲晃指出,目前中部沿海就只剩下台中港防風林區的水塘是雁鴨的棲息地,基於保育生態的重要性;希望港務局能停止「填塘造地」,留給每年前來渡冬的雁鴨科,一處最後的棲息地。
港務局年底填平 種防風林
港務局人員強調,港務局尊重生態的重要性,但依港區整體規畫需要,填平後將種植防風林,以利未來的電力專區產生遮蔽的效果。
▲休會時,巴西原住民領袖瑪奇雷力(左)與巴拿馬原住民領袖阿里亞斯在場外交談。(美聯社) |
來自拉丁美洲11個國家與地區熱帶森林原住民的代表,4日在巴西亞馬孫州首府馬瑙斯簽署《馬瑙斯宣言》(Manaus Declaration),締結「國際森林住民聯盟」(International Alliance of Forest Peoples),將積極推動熱帶森林保育,參與人類遏阻全球暖化的使命,捍衛原住民的三大基本權利:土地、自然資源、傳統生活方式。
巴西橡膠原住民採集者協會主席昆哈說:「各國政府過去在提出各種相關方案時,向來不會諮詢我們的意見。現在我們希望研擬出一項具體的計畫,充分照顧原住民的利益。」
亞馬孫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穆廷荷表示,未來溫室氣體減量計畫必須將「減少開發中國家森林砍伐造成的碳排放」(Reducing Emissions from Deforest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簡稱「REDD」)方案,納入全球碳額度排放交易市場機制,熱帶森林原住民應該以結盟方式參與。
簽署《馬瑙斯宣言》的11個國家與地區包括巴西、厄瓜多、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蓋亞那、法屬蓋亞那、巴拉圭、尼加拉瓜、委內瑞拉、蘇利南、巴拿馬。另外亞洲印尼與非洲剛果民主共和國的原住民代表,也以觀察員身分簽署這份文件。
據聯合國專家估計,全球森林生態系統蘊含的二氧化碳高達6380億噸,甚至比大氣層還多。然而從1990年到2005年,全球的森林每年消失1300萬公頃,造成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58億噸。熱帶森林影響最大,其每單位面積儲存的二氧化碳高出非熱帶森林50%。
現階段溫室氣體減量機制《京都議定書》將於2012年到期,國際社會目前正在研擬下一階段計畫,並已對REDD方案達成共識,為了鼓勵高森林覆蓋率的開發中國家推動森林保育,計畫將森林面積換算為碳額度,由已開發國家的政府或企業收購,為窮國創造可觀收益。
不過就拉丁美洲而言,這筆收益是否能嘉惠當地原住民仍有疑問。以巴西為例,原住民擁有永久所有權的土地佔全國領土12%,佔亞馬孫地區21%。近年來巴西政府加強取締森林濫墾濫伐,亞馬孫流域的砍伐率持續下降,然而當地原住民並沒有因此受惠。
根據美國伍茲霍爾研究中心(WHRC)估算,REDD方案如果順利施行,到第10年時,亞馬孫森林保育一年應該為巴西帶來5億3160萬美元收益,如何分配勢將引發不少爭議。
目前有幾項類似的計畫已經展開:生物氣候研究組織(BR&D)主持的「生機計畫」(Plan Vivo),涵蓋墨西哥、莫三比克與烏干達;華爾街金融鉅子美林日前宣布「認養」印尼蘇門答臘島亞齊省的森林;英國的「樹冠資本」( Canopy Capital)公司則是從蓋亞那的伊沃克拉瑪森林著手,嘗試開發「生態系統服務」(Ecosystem Services)市場。
▲西班牙科學家最新的研究成果推斷,長毛象是在地球氣候變暖、棲息地大減及人類獵殺之下而絕種。圖為2007年4月16日,佳士得公司難得一見地拍賣一具長毛象骨骸,拍賣品最後以35萬2000美元成交。(法新社) |
西班牙科學家公布最新研究成果指出,長毛象這種動物是因為氣候變遷,導致棲息地大減,再加上人類的獵殺,才在大約3500年前絕種。
設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的「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專家諾古-布哈沃率領團隊,使用氣候電腦模型,再加上化石殘留物,進行研究後推斷:地球的冰河隨著時光演變而消融,導致長毛象的棲息地縮減90%。
諾古-布哈沃團隊的研究報告發表在《公共科學圖書館》期刊,文中指出,距今6000年前,適合長毛象棲息的氣候區已經太小,使得象群無法抵禦人類與日俱增的獵捕壓力。最後,在人類致命一擊之下,長毛象宣告滅絕。
諾古-布哈沃表示,他們進行研究時使用的方法論,可以用來預測未來物種可能因為氣候變化而遭逢的危機。
一年一度的捕殺海豹季節又到了,加拿大東海岸紛擾不斷。今天加拿大政府與保育團體為撞船事件互相指責,同時魁北克省亦有三名獵人因翻船不幸喪生。
星期天,保育組織「海洋生物保護協會」所駕駛的一艘船與加拿大海岸防衛隊所駕駛的破冰船在新斯科細亞省布萊頓岬北方六十公里處相撞。「海洋生物保護協會」聲稱係海岸防衛隊的破冰船先撞他們,但海岸防衛隊則聲稱保育組織的船擦撞破冰船兩次。
「海洋生物保護協會」為抗議加拿大人獵殺海豹,且用極不人道的方式將海豹活生生在浮冰上用亂棒打死,故每年此時,均會派遣人員前來加拿大東海岸抗議,且引起國際注意。
根據「海洋生物保護協會」的說法,海岸防衛隊的破冰船先撞了他們的船尾,等船停了後,破冰船又撞上來一次。負責加拿大海岸防衛隊的加拿大漁業部今天則駁斥「海洋生物保護協會」的說法完全不實。
加拿大漁業部長赫爾恩表示,事實上是「海洋生物保護協會」的船先撞破冰船挑釁,企圖製造糾紛。赫爾恩並稱,這是「海洋生物保護協會」的一貫手法,以提高知名度,利於籌款。
正當加拿大漁業部與保育團體為撞船事件相互指責之際,上周六落水的四名魁北克海豹獵人,已有三具屍體被打撈上岸。目前還有一人失蹤,生還的可能性甚微。
落水的四名獵人由於乘坐的小船拋錨,請海岸防衛隊破冰船拖行,卻在拖行期間翻覆,四人落水,當時小船上共有六名獵人。
一名生還者表示,破冰船將小船拖上一塊約有卡車大小的浮冰上,造成小船翻覆,四名船員跌進到處是冰的聖勞倫斯灣中。
今天刊登的研究指出,研究人員已排除生物大滅絕的主要理論假設。這場生物史上的最大災難,造成地球九成五海洋生物葬身海底,七成陸地生物毀滅殆盡。
這場大災難發生在兩億五千萬年前的二疊紀末期。又稱為「大滅絕」或「大毀滅之母」。
大滅絕也許已經過了數百萬年,也有愈來愈多的證據證實它的威力,像是世界各地都發現奇怪、化石化、變異的植物孢子。不過,大滅絕的成因,至今尚未明朗。
英國研究人員認為,目前盛行的解釋,不是大滅絕的主因。現今盛行的理論認為,由於海洋含氧量益發低迷、充滿硫化物,海洋生物因而滅絕。「自然地球科學雜誌」今天報導這項研究。
假設指出,海洋釋放出的大量硫化氫與火山作用散發的甲烷,對臭氧層有害。硫化氫就是腐敗蛋類排放出的化學物質。而臭氧層是平溫層中,阻隔太陽紫外線B的保護氣層。
於是,地球表面上的生物遭到毀滅。當時硫化氫的濃度已經達到有毒程度,造成生物中毒,而它們的基因也受到日照改變。
英國北部雪菲爾大學研究人員俾爾林領導的研究團隊,創造一個二維電腦模型,模擬大氣中的化學組成,來驗證這項假設。
他們計算出的結果顯示,熱帶地區的大氣層底層,其實具緩衝氧化作用之效,能防止硫化氫嚴重破壞臭氧層。
研究指出:「這些氣體似乎不可能是同時間陸地生物滅絕的原因」。
其他解釋大滅絕成因的理論,還包括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影響,這種假設與約六千兩百萬年前毀滅恐龍的事件相似。
這種「大震撼」,將會引發塵暴。塵暴不但覆蓋地球、遮蔽太陽並使植物枯萎。
另一種理論則認為,地球遭到一陣短暫但威力猛烈的火山作用襲擊,火山引發的酸雨與全球暖化,造成生物滅亡。
驚豔東海岸▲這是中研院副研究員陳昭倫在台東杉原灣,首次記錄到的罕見貝氏耳紋珊瑚。(陳昭倫提供) |
▲陳昭倫說,貝氏耳紋珊瑚的近拍圖,長得非常像人類的耳朵紋路,因此得名。(陳昭倫提供) |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副研究員陳昭倫,去年在台東東海岸進行珊瑚棲地調查,在杉原灣記錄到台灣島首次發現的貝氏耳紋珊瑚。對於這樣的發現,陳昭倫表示:「杉原非常值得進一步保護。」
配合「二○○八國際珊瑚礁年」,聯合國展開全球珊瑚總體檢計畫,陳昭倫於去年六月及今年三月廿七日,兩度潛入東海岸杉原灣進行珊瑚礁生態調查,調查區域由外海到沙灘。他發現珊瑚分為數個生態區,且覆蓋率高達七○%到八○%。
陳昭倫調查結果,離岸一公里處是礁岩區,各種肉質軟珊瑚盤聚在大型的礁石上,具有超強的抗浪性;再來是發育完整的片狀星孔珊瑚及千孔珊瑚區,這些片狀的珊瑚群體,成為魚蝦貝類生存的重要棲所。
最重要的是陳昭倫在離岸約五百公尺處,發現一棵高一.五公尺、寬六十公分的貝氏耳紋珊瑚。陳昭倫說,潛水十五年來,完全沒想過會在杉原海域遇到這種像人類耳紋的珊瑚。
陳昭倫說,據他的調查顯示,杉原海域的珊瑚分布相當廣泛,離岸一公里外,水深約八到十公尺都可見到珊瑚,而此次潛水共記錄到一百一十種珊瑚,與綠島目前已知的珊瑚多樣性可謂相當接近。
陳昭倫說,杉原灣的珊瑚覆蓋率極高,珊瑚發育也非常完整,尤其還記錄到一顆完整的貝氏耳紋珊瑚,難能可貴。
然而,由於人為開發、遊憩、捕撈、暖化等因素,正讓這些極為珍貴的珊瑚一步步邁向死亡之路,如何進行立即的保育行動,他坦言這是現階段非常急迫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