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紅嘴黑鵯,俗稱紅嘴烏秋,身長約廿四公分,全身羽毛烏黑透著藍色光澤,有鮮紅的鳥嘴和腳,一頭蓬鬆雜亂的「龐克頭」,發出像貓的叫聲。分布二千三百公尺以下的山區,以花蜜、果實和昆蟲為主食。 布農族、泰雅族皆視紅嘴黑鵯為神鳥。相傳,遠古時代布農族人因大洪水逃到高山,渾身溼冷缺食物,紅嘴黑鵯自告奮勇飛到乾旱地取火種,飛行途中輪流用嘴叼、爪抓炭火,致嘴和腳被烤紅,羽毛被熏黑。 泰雅族則傳說,森林發生大火,山神召集動物滅火,所有鳥獸紛紛走避,唯獨紅嘴黑鵯用嘴和腳將著火樹枝折斷叼走滅火,因此嘴和腳都被火燒紅,羽毛熏黑。這兩族原住民,從此不獵捕紅嘴黑鵯。 【2008/07/24 聯合報】 |
2008年7月24日 星期四
新聞辭典》紅嘴黑鵯 泰雅族神鳥
都市求生 山林野鳥「窩」鐵窗
| ||||
| ||||
兩對「紅嘴黑鵯」選在台北市公寓築巢,都孵出三隻雛鳥,命運卻大不同。一窩幼雛相繼推擠墜樓夭折;另一窩則長大離巢,公寓住戶用鏡頭記錄野鳥在都市水泥叢林求生的艱辛過程,貼上網供網友欣賞。 去年六月,一對紅嘴黑鵯在台北市民生社區蔡小姐住家陽台徘徊,其中一隻蹲伏在遮雨棚鋼架上,不停對著在陽台曬衣服的蔡小姐發出像貓叫的警告聲,她趁鳥外出覓食時察看,赫然在鋼架凹槽內看見鳥巢,並有三顆蛋。 蔡小姐一家人觀察,母鳥孵蛋時公鳥在附近守候,有人靠近就發出類似貓叫聲警告。約十天相繼孵出三隻雛鳥。這對親鳥約每隔十分鐘即返巢餵哺,返巢前發聲喚幼鳥,尚未張開眼睛的幼鳥立即張大喉嚨搶食。 第三天,兩隻先孵出的幼鳥竟聯手將最後孵出的幼鳥推下窩,墜落巷道夭折。再一星期,兩隻幼鳥長出羽毛,終日啾啾鳴叫,加上親鳥返巢叫喚聲,十分熱鬧。 期間颱風來襲,風強雨大,母鳥張開翅膀蹲伏鳥巢,庇護幼鳥平安度過颱風夜。兩隻幼鳥在鳥巢等親鳥回來餵食也互相打鬥。後來其中一隻被擠出鳥巢摔落陽台受傷,次日死亡。
親鳥全力餵哺倖存的幼鳥,幼鳥長得很快,常獨自站在鋼架上看蔡小姐曬衣服、掃地。某日,卻突然往對面公寓飛,撞上牆壁墜樓摔死。 今年五月,又有一對紅嘴黑鵯欲來築巢,蔡小姐鑑於去年那窩幼鳥都死亡,認為鋼架凹槽不適合鳥築巢,都市叢林不適幼鳥學飛行,趕走紅嘴黑鵯,以免憾事重演。 五月中,另一對紅嘴黑鵯在台北市「大寶」家的窗戶外安全鐵窗架上築巢,由於築巢地點較寬敞且安全,三隻幼鳥平安長大。大寶在另一端窗架置一面鏡子,方便觀察和拍照記錄,並將幼鳥成長過程照片貼上網供網友欣賞。(網誌名:學習當背包客母子,網址http://www.wretch.cc╱blog╱BBchick。) 【2008/07/24 聯合報】 |
看問題》自然環境變了 寧可棲身水泥叢林 |
| ||
台北市野鳥學會總幹事石瑞德指出,紅嘴黑鵯會選擇城市公寓築巢,代表牠們喜歡那�,也顯示大自然環境改變,山區野鳥飛進都市求生存,開始學習適應城市生活,只要住戶生活不受影響,他建議讓牠們築巢,但觀察時「千萬不要干擾牠們」。 石瑞德說,野鳥不獨會在公寓巢築,許多八哥也在交通號誌桿鐵管內築巢育雛。幼鳥被推出巢、學飛摔死是成長過程必經的考驗,在野外幼鳥摔落巢會遭蛇、鼠等天敵吃掉,一樣有風險。 九十三年六月,新竹地區愛鳥人士Wilson Hsu記錄兩隻紅嘴黑鵯幼鳥成長放飛的過程。一位劉先生撿到三隻幼鳥,一隻傷重死亡,Wilson Hsu教劉將幼鳥放置籠中保護,避免受小孩貓狗打擾,並讓親鳥繼續餵食。 期間,Wilson Hsu經常前往探視,並用相機記錄親鳥哺育幼鳥過程,寫成一篇圖文並茂的溫馨故事,貼上網與愛鳥人士共賞,是保護幼鳥成功的案例。網址:http://nature.kl.edu.tw/showthread.php。 【2008/07/24 聯合報】 |
2008年7月20日 星期日
亞洲蟑螂專吃害蟲 德州棉農新歡
會飛的亞洲小強
雖然當地農民仍無法真心擁抱蟑螂,但德州南部的研究人員盛讚,來自亞洲的小強有助於清除危害當地農作物的昆蟲。美國農業部的昆蟲專家普芬恩斯提說,大家都討厭蟑螂,因為蟑螂有很多種,如每到晚上就會現身廚房但不會飛的德國蟑螂,但亞洲蟑螂(Blattella asahinai)在外表上雖幾乎和德國兄弟一模一樣,也是夜生活動物,但牠們吃的東西不一樣:對穀物有害的昆蟲。
亞洲蟑螂一九八六年首先出現在佛羅里達州,此後持續向喬治亞、阿拉巴馬和東岸地區擴張版圖。
二○○六年,蟑螂遠征德州,成為瑞歐格蘭山谷地區農害螟鈴(鈴蟲,俗稱夜蛾)卵的天敵。螟鈴晝伏夜出,侵害棉花、大豆、玉米、番茄、花生及其他種類經濟作物。
除蟲害 在地德國蟑螂做不到
普芬恩斯提估計,每一平方公尺的大豆田約有一百隻蟑螂,有一次他還看過一片葉子上就有十四隻蟑螂,但這些蟑螂並不會破壞作物,反而是害蟲的蟲卵在二十四小時內減少了八十六%。蟑螂也會對專吃棉花、甘藍與其他作物的甜菜夜蛾下手。
德州南部的棉花農道森表示,他感謝亞洲小強對減少當地棉花田蟲害的貢獻。道森家族擁有九千英畝(約三千六百四十公頃)的棉花田,他說,「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只要能減少蟲害,他們當然不會趕蟑螂走。
藍蟹劇減 奇灣漁民紛改行
| ||
這是一個令人焦慮的夏季,由於水質汙染和過度捕撈,奇沙比克灣最受人喜愛的海鮮—藍蟹(blue crab)正在逐漸消失,有些人認為,當地的捕蟹業不是即將沒落,而是已經滅亡。 數世紀來過度捕撈傷害了這個全美最大河口的牡蠣、魚類等水生物,但是藍蟹依然在奇沙比克灣的河底淤泥裡生存下來。現在藍蟹也出了問題,如果牠們消失,某種生活方式肯定會隨之而去。 馬里蘭州南部的53歲漁民柯蘭,告訴那些每年夏季幫助他照料捕蟹籠的青少年要另謀生路。 維吉尼亞州和馬里蘭州漁業官員表示,1990年以來由於過分捕撈和水質汙染,奇沙比克灣的藍蟹數量下降約65% 。這兩個州今年下令大幅削減母蟹的捕撈量,目標是至少削減三分之一。對柯蘭及其鄰居來說,這些社區數代人藉以謀生的索具與捕蟹籠已被遊艇和度假屋取代,藍蟹返回的希望非常渺茫。漁民們紛紛改行從事房地產、汽車修理、海鮮餐館、麵包店等行業。 聖瑪麗郡最年長漁民、74歲的馬凱懷疑捕蟹業會比他的命長,他說:「似乎一年不如一年,我不知道有何解決辦法」。 漁民遭受燃油漲價和經濟衰退的雙重打擊,願意購買兩百元一桶蟹的顧客日益減少。柯蘭說:「人們沒有可支配的收入,他們不買蟹了。」他每天的柴油費用為150元。 科學家表示,過分捕撈並非藍蟹消失的主要原因,罪魁禍首是整個流域房地產大量開發引起的水質汙染和水土流失,大量營養物質流入河水,導致水藻繁殖,遏制其他生物的生存。 【2008/07/18 世界日報】 |
資源復育路漫漫
- 2008-07-12 中國時報 【杜宇】
繼日前開放九十六張珊瑚漁業執照後,農委會漁業署再度考慮將放寬三浬內全面禁止拖網漁船撈捕之規定,這些措施即便在漁民間也引發不同的看法。此舉顯有違國際傾向嚴格管制底層拖網漁業的趨勢,對台灣原已不佳的保育形象將帶來更大的衝擊。
這一連串的開放措施,加上日昨劉揆興建蘇花高替代道路的宣示,更讓國內保育團體與相關學者專家,強烈質疑新政府上台後,台灣環保政策正在全面退縮,過去為拚經濟犧牲環保的作法,似乎又再度成為施政的主軸。漁業署官員雖宣稱是為了兼顧現實與體恤漁民生計,並強調將以有效管理來取代一味的禁止。但是從漁民守法觀念與政府過去執行取締非法漁業的績效,對照今日台灣沿岸海域漁業資源的嚴重短缺來看(目前沿近海漁業只佔總漁產量與總漁產值的一六.三○%與一八.三八%),保育人士憂心此等措施,將會對原已受傷的漁業資源與環境造成更大的傷害,顯然是對漁政機關的執行力,有很深刻的體認所致。
我國禁止三浬內漁船拖網已近二十年,原因在於沿岸海域是魚卵、仔稚魚、蝦蟹等的孵化與成長場所,業者在使用底拖網作業時,在其拖行過程,往往會破壞海床表層,傷害不少固定在海底生活的生物,加以拖網對魚種選擇性較低,容易產生誤捕及混獲(蝦拖網平均每網到一公斤的蝦,要丟棄五公斤的非目的漁獲物),影響其他漁業經營。初期為顧及漁民生計,政府機關並未給予嚴格規範,業者肆無忌憚捕撈的結果,終於導致台灣沿近海漁業資源的大幅萎縮,在各方強力要求下,政府才頒此禁令,希望能亡羊補牢。隨著科技進步,更多的科學證據顯示,底拖網漁業確實為一種對海底傷害極大的破壞性捕撈方式,為此聯合國強烈要求各國,應採取強有力的行動,來避免海底拖網捕撈對海洋生物與海底環境繼續造成傷害。台灣政府如果貿然開放,是否會因管理不當,造成台灣沿岸漁業資源的浩劫並給國際留下不良觀感,實不容輕忽。
過去由於對海洋漁業資源的認識不清,以為可以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把漁業資源當做是一種公共財,任何人都可以自由進入捕撈,長期濫捕的結果,終於換來今日全球海洋漁業資源明顯的銳減,而漁民也嚐到捕不到魚的苦果。為讓海洋漁業資源能有休養生息的機會,國際間對推動責任制漁業已形成共識,不僅對部分海域每年可捕撈經濟魚類配額進行限縮外(如二○○七年全球南方黑鮪總許可捕撈量減少二○%;歐盟與日本同意削減鮪魚配額超過兩成),更要求各國應針對所屬兩百海哩專屬經濟海域內的生物資源,積極從事養護工作,並做有效的管理,台灣要成為國際社會的一員豈可反其道而行。
受到國際油價不斷飆漲,大陸漁工薪資提高、漁獲量大不如前,魚價低迷等因素影響,讓國內從事漁業經營的漁民生活更加艱困。雖然開放三浬內全面禁止拖網漁船撈捕禁令,或可解部分漁民一時燃眉之急,但是從長遠來看,是否為「引鴆止渴」,恐怕是官方與漁業界必須要深思的課題。畢竟解決當前漁業困境有多種藥方,包括:擴大休漁、發展生態養殖、推動增殖型漁業、結合陸客轉營休閒與娛樂漁業等等,都是可以採行的方法,政府施政必須要有遠見與整體觀,在沒有完整的配套措施與有效的執行力之前,切勿輕言開放,以免禍延子孫。
(作者為陳李農改研究團隊成員)
當蜜蜂消失時 人類將來日無多
| ||
一九九九年我在印度旅遊,曾看到牛啃食報紙,以為是一個孤立的現象。今年在約旦電影「阿拉伯勞倫斯」的取景地瓦地侖,又看到駱駝啃食波浪形的大片紙箱,因而詢問導遊牧草的供應情況。他聳聳肩,只說那隻駱駝的腦子有毛病,就頭也不回的躲進帳篷裡去了。 時近春末,沙漠裡的溫度已高達攝氏四十一度,導遊有這種反應,不足為奇,不過腦子有問題的似乎是人類而非駱駝,更要命的則是那聳聳肩背後所代表的輕忽態度。 自以為聰明的人類,長年搜刮高價的蜂蜜,再以低價的糖來餵養他們。幾代下來,現在蜜蜂開始大量失蹤。聰明的人想到了用蒼蠅來代替,把一些腐爛的肉放在需要傳遞花粉的植物下面。蒼蠅的確來了,可惜待在肉上的時候居多。聰明的人又想到雞毛撢子,於是發動大批人力,在這區的花蕊上撣撣,又到那區撣撣,傳遞的效果如何,雖然還沒有定論,人類總以為他們的聰明足以勝天。 日前媒體曾以頭條報導阿根廷的Perito Moreno冰川在冬季也開始崩塌,北極熊孤伶伶的站在如片片蓮葉的浮冰上等待死亡時,在媒體的另一角,卻同時也大篇幅的預言了無冰的北極,將會如何縮短航程,並帶來開採石油的可能性。 這種永遠以人,自我為中心的自私心態,和我們在小處鄙視並責怪流浪狗,以屎尿弄髒了我們的社區,卻忘記我們自己才是把塑膠袋丟向海洋,害死了魚、鳥和龜類的凶手,其實是一模一樣的。 自認聰明的人,時常誤以為這個美麗的星球是他的。他忘了其他生物和他一樣,也百分之百有生存在這裡的權利。他也忘了自然界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的生態鏈是缺一不可的。愛因斯坦不是早說過了嗎,當蜜蜂消失的時候,人類也將來日無多。 如果我們再不趕快糾正聳聳肩的心態,電影「明天過後」,還是「破天荒」的劇情,那個會先成為事實雖然難以判定,但我可以斷言,屆時的悲劇絕不會因為電影散場了而有圓滿的結束。 【2008/07/14 聯合報】 |
2008年7月19日 星期六
復育軟絲仔 長潭里拒卸煤碼頭
| ||
長潭里漁民去年發起復育「軟絲仔」活動,在望海巷海域放置竹枝吸引軟絲產卵,海科館籌備處博士陳麗淑表示,台電深澳電廠要蓋卸煤碼頭,等於放棄這一帶海域生態,對海洋永續經營來說,可說是莫大的損失。 長潭里漁民楊書仁去年4月起和「釣魚台論壇」熱心釣友、基隆巿救難協會等單位人員合作,由海洋科學博物館籌備處、長潭里社區發展協會指導,發起「萊氏擬烏賊」(俗稱軟絲仔)產房復育活動,在外海1公里、水深25公尺的沙地上,放置綁成束的竹枝叢,模擬柳珊瑚的條枝狀環境,供軟絲卵附著。 由於竹枝在海裡會腐化,楊書仁等人上月再找潛水人員放入6叢竹枝,負責觀察復育情形的潛水教練王銘祥指出,今年的情形同樣令人振奮,才放下一周就看到竹枝上「結實纍纍」的白色長形卵囊,上百隻軟絲穿梭竹枝,忙著產卵,他說「我為什麼會這麼努力做,就是為了這個」。 王銘祥說,楊書仁和他持續觀察,發現不僅產卵的軟絲仔群聚情況良好,附近的魚群也多了很多,他看到成群的剝皮魚、紅魽在附近洄游「很感動」,他說,果然驗證望海巷內灣是軟絲和花枝的故鄉;也正是因為復育有成,最近聽到台電要在附近蓋卸煤碼頭,他舉雙手反對。 海科館籌備處博士陳麗淑也指出,潛水教練郭道仁最早在北縣和美一帶海域用竹枝當成產房復育軟絲仔,但她發現,今年望海巷海域復育成果甚至更好,創造軟絲產卵的附著環境,受益的不僅是軟絲,整個海域的魚群數量都會增加,尤其這一帶海域珊瑚生態豐富,復育不易,要破壞卻很快,誰輕誰重?不說自明。 【2008/07/16 聯合報】 |
2008年7月16日 星期三
有此一說╱空污 讓花香難傳遞 昆蟲難授粉
香氣分子傳遞距離縮短
這項可能非常重要的研究,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贊助,研究發現,主要由汽車廢氣形成的氣體,讓花朵無法吸引蜜蜂等昆蟲,科學家擔心,昆蟲驅逐敵人與吸引伴侶的能力可能也會受到影響。
美國維吉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說,污染嚴重降低了花朵香氣傳送的距離,領導研究的富安帝斯教授說,「在污染較少的環境中,花朵製造的香氣分子約可傳送一千到一千兩百公尺,但今天香氣僅能傳送兩百到三百公尺,蜜蜂與其他昆蟲越來越難找到花」。
影響昆蟲禦敵繁殖能力
科學家研究金魚藻散發的氣味後發現,香氣分子易揮發,會與臭氧及硝酸根等污染物迅速結合,進而產生化學變化,花朵因而失去原本的氣味,昆蟲無法取得足夠的食物,植物無法獲得足夠的授粉繁衍,就這樣惡性循環下去。
污染讓蜜蜂更難生存
農作物主要的授粉昆蟲蜜蜂,最近在全球各地都有數量減少的情況。美國四分之一的蜂群近來已因為神秘的蜂群衰竭失調現象(CCD)大量死亡。研究人員承認他們還沒找到導致CCD的原因,但認為污染的確讓蜜蜂等昆蟲更難生存。
試管麥克雞塊 動保團體獎助研發
人造肉品 科學界積極開發
催生新一代「試管麥克雞塊」的構想並非始自今日。近年來,科學家積極研發新的組織培育技術,希望培育出可比照肉類食用,又無須支付真實肉品的土地、飼料和疾病成本的人造肉品。挪威本月間便舉行一場人造肉品技術的國際研討會。人造組織一旦培育成功,不僅外型可任意塑造,還可調配各類添加物和結構試劑,就像現在的豆類漢堡一樣,使其質地更貼近肉品。
推廣人造肉品的非營利組織「新豐收」(New Harvest)在其網站上指出,肉類替代品是在傳統動物牧場無法維持的控管條件下生產,因此會比傳統肉品更安全、更有營養、更少污染,也更具人道精神。
PETA創辦人之一紐克女士表示,若能減少動物受害,某種程度的妥協亦所當為,人造肉品正是此種妥協下的最佳選擇。她說,成立獎項的決策已導致「我們辦公室瀕臨內戰」,因為許多PETA成員對食用動物組織的想法極為反感,即便並未因此而殺生亦然。
PETA副會長蘭吉女士則表示,她是這場辯論的另一方,她關切的重點在於,PETA做為全世界最大的動物維權團體,其使命在於引介「動物不是用來吃的」哲學並加以論證,她寧可推廣食用車禍死亡動物。
某些耕耘人造肉品領域的科學家,則對PETA的獎勵辦法抱持審慎樂觀的態度。荷蘭烏特列支大學教授哈格斯曼是人造肉品研究的先驅之一,他對PETA的獎助計畫表示歡迎,但不樂見人造肉品領域為動物福利議題所支配,因為環保和公衛議題也是推動這類研究的重要驅動力。荷蘭已投入五百萬美元從事人造肉品研究。
全球搶糧 基改食品趁勢再起
在日本與南韓,一些製造商首度開始購買基改玉米來製造飲料、零食等食物,食品公司為了怕消費者反彈,之前都寧願用較貴的價格購買傳統種植的玉米,但玉米價格兩年來翻了三倍,實在太過昂貴,沒辦法如此講究。
美國農人與市場商人一度對接納生物科技裹足不前,因為他們擔心會因此影響外銷,但現在農人與商人開始把生物科技視為穩固供應的方法,逐漸對生技業產生興趣。
反對基改作物者認為,這種作物可能危害環境與健康,但美國小麥協會發言人莫瑟說,對價格與供應的關切,非常明顯地讓大家的想法有了些許不同。
這個一度告誡農人,種植生技小麥需要注意的組織,現在正致力讓種子公司重新開發基改小麥,也努力讓國外買家接受。
反對最力的歐洲也鬆動
即使是在把基改作物稱為科學怪人食物、反對聲音一直最激烈的歐洲,也已有一些政府官員與商界主管,開始呼籲加速核准基改作物。此舉部分是在回應畜產商的抱怨,畜產商說,如果進口不加速,飼料可能嚴重短缺。
在英國,國家牛肉協會本月發表聲明,要求立即全面禁止抵制這類作物,來回應世界食物需求改變、全球食物短缺與國內動物產量下滑的跡象。
歐洲議會農業委員會主席帕力許說,隨著價格上升,歐洲人可能會較實際地看待基因改造作物,「他們的心可能在左邊,但他們的口袋卻在右邊」。
生物科技擁護者則看到了商機,他們說,食物充沛時,基因改造可能一直被認為沒有必要,但在未來數十年間,要因應食物與生質燃料需求,卻是非基因改造工程不可。
日︰基改萵苣抑癌 「吃吃」等長壽
基改萵苣。(取自讀賣新聞) |
〔編譯鄭曉蘭╱綜合報導〕在不久的將來,光吃萵苣就能紓壓、抗過敏,甚至還能返老還童?日本學界廿八日宣布,相關研究團隊已經利用基因改造技術,成功培育出富含所謂「長壽蛋白質」的萵苣,希望能在三年內將這種名副其實的「健康」萵苣量產上市。
含抗氧化蛋白質 擬3年後上市
日本京都大學病毒研究所的淀井淳司教授等人於八○年代後期,發現名為「硫氧還原蛋白-1」(TRX-1)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好處多多,不僅能夠幫助人體消除壓力,還能抗氧化、抗過敏、抗發炎,同時有助於抑制癌症、腦梗塞等疾病,幾乎沒有攝取過量造成中毒的副作用,因此被視為潛力無窮的「長壽蛋白質」。
淀井淳司教授進一步與奈良先端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的橫田明穗教授合作,將焦點置於植物葉綠體能夠大量儲存蛋白質的特性。研究團隊於是利用基因改造技術,將「硫氧還原蛋白-1」基因注入萵苣的葉綠體,獨步全球培育出富含「硫氧還原蛋白-1」的萵苣。他們已成功從約三百五十克的一株萵苣中,萃取出約零點七克的「硫氧還原蛋白-1」,證明日後可藉由蔬菜栽培這種安全又低廉的方式,大量生產「硫氧還原蛋白-1」。
這種方式將基因改造的範圍縮小到僅止於葉綠體部分,即便花粉飛散也不會擾亂生態系統或污染環境,研究團隊今後將與企業合作進行臨床實驗,如果進展順利,大概三年後「長壽萵苣」就能在隔絕環境中大量栽培,讓人們在享受蔬菜美味的同時,輕鬆吃下各種疾病的預防藥。
消失的鯨肉!日環團指控捕鯨船員A走
綠色和平組織成員十五日在東京展示他們查獲從捕鯨船送往船員自家的醃漬鯨肉。(法新社) |
〔編譯鄭曉蘭╱綜合報導〕日本捕鯨船出發前後都引發軒然大波,即便結束捕鯨活動返回國門,仍舊擺脫不了是非。環境保護團體「日本綠色和平組織」十五日指控捕鯨船員擅自帶走市價最高達台幣十萬元的鯨肉,同時也向東京地方法院提出「業務侵占罪」的告訴。相關單位否認環團的指控,表示捕鯨船員每人的確可以免費獲得少量鯨肉,不過絕不可能私自帶走大批鯨肉牟利。
官方聲稱船員每人可分得少量
綠色和平組織表示,他們接獲內部檢舉,今年一月便開始展開追查,四月十五日追蹤返國的捕鯨船「日新丸」所運送出的貨箱,發現最少有四十七箱鯨肉配送至十二名捕鯨船員自家。環團成員攔截其中一箱貨箱查看,證實其中裝有二十三.五公斤的高級醃漬鯨肉,市場價格介於台幣三至十萬元。
形同竊佔日本國民「財產」
日本捕鯨船所獵捕到的鯨魚,一般都會先在船內解體,之後將能夠食用的部分銷售後,部分金額充當調查費用。負責主導捕鯨活動的「日本鯨類研究所」解釋,每位船員都能免費獲得最多七至八公斤的鯨肉,鯨肉一般都保存在上鎖的冷凍庫內,船員不可能私自運出超過應得數量的鯨肉。
但是,綠色和平組織卻指出,私自帶走鯨肉在相關人士之間已是公開的秘密。而且日本捕鯨活動每年支領水產廳合台幣近一億六千萬的補助,若船員私自帶走鯨肉,如同竊取日本國民血汗錢,他們一定會追究到底。
中國松露入侵 威脅義大利本土種
中國松露外觀與法國、義大利松露幾乎一模一樣,但是口感乏味有如嚼蠟。
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義大利杜林大學教授穆拉特,在義北松露產地皮耶蒙提區的農莊土壤及樹根的採樣中,發現中國松露的DNA。他說:「我們一直擔憂的事已然發生!」
他指出:「我們擔心中國松露將蔓延整個歐洲,並擠掉法、義松露或其他品種松露的生存空間。」
穆拉特的同僚邦方提說:「在實驗室的測試中,中國松露展現較佳的競爭力,並且搶佔了義大利松露的地盤,這兩個品種又非常相近,可能會發生混交現象。」
被十八世紀法國作家布里亞—薩瓦蘭譽為「廚房中的鑽石」的松露是一種真菌,僅生長在特定樹木的樹根,比如,義大利的黑松露只長在橡樹根部附近。義大利白松露因氣味濃郁而身價高昂,去年十二月一顆白松露拍賣價飆到十六萬五千英鎊(新台幣九百九十三萬餘元)。
一些不肖交易商引進中國松露,以魚目混珠。二○○四年,乾旱造成義大利松露歉收,估計高達三十公噸的中國松露輸入歐洲市場。
南極反常暴雨 數萬企鵝寶寶凍斃
2008/07/16 |
【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 阿德利…10年內可能絕種
全球暖化造成南極氣候變遷,雨多而雪少,已嚴重威脅企鵝繁殖,初生的阿德利企鵝因羽翼未長成,絨毛不能防水,數以萬計的企鵝寶寶在寒風中凍死。科學家相信,若暴雨氣候持續,阿德利企鵝數目恐將減少達80%,十年內可能絕種。
科學家指出,過去礦工常用金絲雀來測試礦坑的空氣品質,而企鵝就像穿著燕尾服的金絲雀,是海洋環境的天然警報器,由企鵝的命運可以看出海洋真的病了。
初生絨毛…要40天才能防水
初生的阿德利企鵝只有薄薄的絨毛,要到40天大時才長出有防水功能的羽毛。大雨來襲時,企鵝父母會保護企鵝寶寶不要被淋濕,可是成年企鵝得出外覓食、也可能淪為海豹的食物,失去依傍的企鵝寶寶就會全身濕透而死於失溫。
剛從南極回來的紐約探險家鮑爾馬斯特說﹕「大家都知道南極冰川正在融化,但連日大雨才是過去未有的現象。過去五年來,南極暴雨的情形增多,有時暴雨持續六天,小阿德利企鵝凍得發抖。下雪時,牠們的絨毛能夠抗寒,但大雨時就好像我們穿的羽絨衣一樣會濕透。夜間氣溫下降,小企鵝根本撐不到早上。」
遍地殘骸…氣候驟變的警訊
鮑爾馬斯特說:「南極冰帽融化聽起來可能不痛不癢,看見企鵝腳下盡是下一代的殘骸,才是氣候變化最震撼的證據。」
海豹等其他南極海洋生物生來就有皮毛,初生阿德利企鵝則沒有這樣的禦寒衣。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國王企鵝身上,國王企鵝是奧斯卡最佳紀錄片「企鵝寶貝」的主角,片中紀錄了國王企鵝孕育新生命過程。
企鵝寶貝…拍攝地樂園消失
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生物學教授荻?波爾斯曼在2006年12月重回「企鵝寶貝」拍攝地點南極洲東部,雖然僅僅時隔兩年,紀錄片�的企鵝樂園已不復見。波爾斯曼說,放眼望去,根本看不到國王企鵝寶寶、看不到浮冰、冰山也僅剩十來座。去年9月份,這裡曾遭暴風雨襲擊,還來不及長大的國王企鵝寶寶僅極少數倖存。
研究企鵝25年的波爾斯曼指出,企鵝對環境十分敏感,一有變化牠們一定先知道,由牠們的命運可以看出人類對環境的作為。在17種企鵝中,有半數以上已被列入瀕臨絕種或岌岌可危,南極半島的阿德利企鵝和頰帶企鵝的數目在30年間減少了一半,紐西蘭坎貝爾島的鳳冠企鵝也從1940年代的160萬對降到1985年的10萬對。
【2008/07/14 聯合晚報】 |
2008年7月13日 星期日
異象? 芳苑海邊白文蛤爆量
白文蛤(手中上),與一般海中蛤類(手中下)的外型差異很大。(記者王百鍊攝) |
芳苑鄉海邊近一個月大量湧現的白文蛤,在潮間帶中有如白色沙灘。(記者王百鍊攝) |
民眾紛紛爭相挖掘
〔記者王百鍊╱芳苑報導〕芳苑鄉海邊這個月來,發現大量罕見的白文蛤,民眾樂得前往撿拾食用,有民眾懷疑是異常現象甚至是天災徵兆,不過,國內海水養殖蛤類專家何雲達指出,芳苑鄉沿海原本應該就有白文蛤,只是今年繁殖較多,並不是變種或其他異常現象。
縣內繼九十一年間在大城鄉濁水溪出海口出現大量白文蛤後,今年芳苑鄉海邊又再度湧現許多白文蛤,不只沿海居民紛紛挖掘回家食用,連彰化、永靖、北斗、埤頭等鄉鎮市的民眾也聞風而來,大家利用退潮時,沿著信義村漁民廣場的出海道路,進入離海岸一、二公里處的潮間帶撿拾、挖掘白文蛤。
漁民稱40餘年僅見
民眾表示,這種外殼象牙白的「白文蛤」肉較小,大多只做為煮湯的食材,而非熱炒食用,因此,不只市場幾乎沒有人在販賣白文蛤,他們也都是自家食用或是送給親朋好友。
芳苑鄉漁民蔡進榮指出,他從小就在海邊生活,以往雖然曾見到白文蛤,但是今年的數量特別多,是他四十餘年來所僅見。
有人聯想天災徵兆
甚至有民眾覺得是否將出現異象,甚至因川震而產生聯想,擔心有文蛤變種產生白色種等生物異常情況,可能是大天災的徵兆。
不過,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海水繁養殖研究中心台西試驗場副研究員何雲達表示,白文蛤是依外殼統稱,實際上有不少品種,由於他並沒有看到芳苑鄉的白文蛤,無法斷定品種,但應不是變種,而是一般正常品種,研判只是今年繁殖的量比較多而引發注意而已。
2008年7月12日 星期六
捕到煙仔魚 最嫌變最愛
| ||
基隆的燈光船今年出海捕小卷,捕獲量很差,往年避之惟恐不及的「煙仔魚」,反而成了漁民的最愛,多少捕點可以貼補成本,如果捕得量夠多,還會有利潤。 基隆區漁會理事陳華煌說,小卷每公斤的行情多在一、兩百元上下,即使船船滿載,價格跌到卅多元,也會因為捕的量夠多,漁民仍有錢賺。 他說,捕回後賣給加工廠做成延繩釣漁船魚餌的煙仔魚,多年前每公斤價格不到十元,比起小卷不值錢。 因此,燈光船以前出海作業捕撈的目標都是小卷。 漁民作業時,有時候看到一大群煙仔魚被燈光吸引入網,還會用燈光引誘牠們游出網外,等到小卷入網,才會起網。 由於小卷捕得少,油價又一直漲,減低漁民出海意願,今年出海捕小卷的燈光船數量比往年少。 出海作業的燈光船減少,使得煙仔魚的漁獲量相對減少,價格已上漲到每公斤21元,提高了漁民捕煙仔魚的誘因。 1支釣漁船主王明俊說,油價一直漲,耗油量大的燈光船受不了,他的漁船馬力較小,用油量較省,但也快吃不消。 還好只要有釣到魚,通知愛吃新鮮海魚的老主顧,泰半都會來買,不會虧本。 【2008/07/10 聯合報】 |
2008年7月9日 星期三
新基因改造蔬果 再掀論戰
| ||
新一代的基因改造 (genetically modified,簡稱GM)蔬果,能在一餐中提供一日所需的多數營養,和以往著重提高產量與降低成本的GM產品大相逕庭,預料將重新點燃推動GM 食品的論戰。 星期日泰晤士報6日報導,在糧食成本激揚的當前,各國科學家正加緊研究各種新型GM食物。科學家已成功培植出含豐富營養的基因食物,包括增加33%蛋白質的馬鈴薯、含有抗癌物質番茄等,專家還成功地在樹薯加入新基因,增強吸收泥土中鐵、鋅等物質的能力,並加進合成維他命E及A。 英國Rothamsted研究所教授納皮爾則成功利用基因改造的油菜籽,製造出魚油。魚油有益心臟及神經系統,全球對魚油的需求增長極快,已形成漁類資源枯竭的壓力,而且魚油也有受海洋污染的風險,新技術就可解決這問題。 歐洲1990年代試圖推動GM食品時,曾引起消費者的激烈反抗,他們擔憂這類食品已受到「汙染」,純粹是為了追求利益才向他推銷。不過,新一代的GM食品提供消費者營養上的優點,和純為提高產量或降低成本而生產的現有GM產品,已不可同日而語。許多科學家相信,人們對新GM食品的接受程度應該會比以往高。 牛津大學教授李維說﹕「這是重新討論GM食物的時候了。全球人口到2040年會增至90億人,我們需要能提供更豐富營養、施肥效益佳、抗旱、抗蟲害和抗病毒的食物。基因改造能達到這些要求。」 去年,全球約2.8億畝土地種植GM食物,包括基因改造大豆、玉米、綿花、油菜籽等。 然而即使是新型GM食物,也非人人能夠接受。美國農業部前律師卡明斯就說﹕「人們不需要神奇農作物提供豐富營養,他們需要的是飲食均衡,有誰想每日只吃一碗GM黃金米或樹薯?這些只是推銷GM食物的新伎倆!」 【2008/07/07 聯合晚報】 |
2008年7月7日 星期一
太熱只生男 刺背鱷蜥恐絕種
〔編譯羅彥傑╱綜合報導〕從兩億年前存活迄今的古老爬蟲類動物「刺背鱷蜥」(又稱喙頭龍),如今可能因氣候變遷而全都變成雄性,加上在野外找不到異性交配,面臨逐漸滅絕的威脅。
性別由胚胎在蛋階段的溫度所決定
英國泰晤士報二日報導說,有三隻眼睛的刺背鱷蜥,其性別是由胚胎在蛋裡階段的溫度所決定。在溫度維持攝氏二十二.二五度的情況下,蛋只會孵育出公刺背鱷蜥;只有在溫度低於攝氏二十二.一度情況下,才會孵出母蜥。
透過模擬實驗,科學家發現氣候變遷可能會衝擊到刺背鱷蜥目前僅存的地盤,換言之,在目前碩果僅存的兩個刺背鱷蜥物種中,至少有一個會在二○八五年前出現母蜥絕種的情形。
刺背鱷蜥在二億二千五百萬年前演化至今,只剩餘兩個物種,被視為最古老的爬蟲類。牠們的頭頂上有神祕的第三隻眼,能憋氣長達一小時,是晝伏夜出的冷血動物。在鼠類與其他哺乳類隨人類出現紐西蘭以前,刺背鱷蜥散佈於整個紐西蘭,但現在只能在紐西蘭外圍某些島嶼找到其蹤跡。
全球暖化 孵不出母蜥
預料地球均溫將在二○八五年前升高攝氏四度,這足以使所有生存於北兄弟島的刺背鱷蜥其中一個物種Sphenodon guntheri的蛋被孵成公的,在庫克海峽的另一物種Sphenodon punctatus也可能在短期內跟進。
2008年7月5日 星期六
護生態 顧生計 漁業界陷兩難
漁民說,基隆市拖網漁船數量不像南部那麼多,目前僅剩百餘艘,其中40多艘屬遠洋漁船,剩下的沿近海作業漁船也多在20到50噸間,量少、噸位小,只要政府就區域特性擬定好規範,所謂的「破壞生態」問題應該不大。
宜蘭縣近海小單拖漁業協會理事長陳金德說,現在油價飆漲,出海作業成本增加,漁獲量還不一定有賺頭,如果開放3浬內作業,漁民可減輕成本,生計不會成問題。
不過,蘇澳海事學校前漁業科主任賴順安說,沿岸3浬內實在不適合任何漁撈作業,尤其是破壞生態最嚴重的拖網。他說,3浬離岸非常近,這個區域是仔稚魚繁衍場,貿然開放,無疑是竭「海」而漁,對海洋資源一點好處都沒有。
不少漁業界人士也嚴詞反對,花蓮區漁會理事林國正說,漁民普遍感覺魚愈來愈少,拖網會戕害海底生態,是罪魁禍首。新竹區漁會總幹事吳俊岸認為,如果開放,除了破壞漁業資源,也影響岸邊作業漁民,新竹區漁會不支持這項政策。
花蓮縣豐濱鄉漁港的漁民都抱怨捕不到魚,他們多數都說,都是拖網惹的禍。(記者邱顯明攝) |
花蓮縣傳統小漁港漁民出海一晚捉到的就只這麼一小堆,和過去要裝好幾麻袋不可同日而語,證明海洋資源枯竭的嚴重性。(記者邱顯明攝) |
農委會擬解禁
〔記者邱顯明、唐聲揚╱連線報導〕國內海域目前禁止3浬(約5.5公里)內漁船拖網,但農委會漁業署為兌現總統馬英九競選支票,將研商解禁之道,農委會副主委胡興華日前公開表示,計畫以區域、季節性,開放近岸拖網漁船撈捕底棲魚蝦,引發正反兩面激烈討論。
拖網利用沉重漁具沉入海洋底層搜刮,產在海底的魚卵、底棲生物、海泥都被刮除,向來被認為是「殺雞取卵」式的漁法。
反彈聲浪紛起
胡興華談話被報導後,馬上引爆話題,有學者公開反對,網路上也出現「訐譙」聲浪;有人諷刺政府︰「沒有魚開放個屁!」
漁業署官員說,禁止3浬內漁船拖網,實施十幾年,是否解禁,各界一直有爭論,尤其南部漁民多主張開放,漁業署正委託水產試驗所針對魚種繁殖、漁獲量等問題進行研究,2個月內將邀集專家學者討論。
官員強調,這是通盤性檢討,目的在於讓禁漁規範更符合現況,換句話說,有可能開放,也有可能更加嚴格,要視區域特性而定,例如4到7月是經濟魚種鮸魚、石斑、鯛魚科產卵季節,不但不能輕易開放,甚至可能考慮以禁漁區搭配禁漁期,加強保育。
拖網小檔案
拖網示意圖。 |
拖網分單船拖網和雙船拖網,是以沉重鐵鍊讓魚網沉入海底,由漁船拖著魚網撈捕底棲魚類。拖網拖過海洋底層形同橫掃海底,底棲生物難以倖免;拖網磨刮海床,不但魚卵被刮光,海泥也被刮除,由於拖網漁法嚴重影響生態,農業委員會1990年公告,未滿50噸拖網漁船禁止於距岸3浬內作業;50噸以上拖網漁船禁止於距岸12浬內作業。(記者邱顯明)
外來魚種多 重創日月潭生態
日月潭奇力魚因水溫低,長得慢,故肉質鮮美勝過其他水庫裡的奇力魚。(記者陳鳳麗攝) |
奇力魚、潭蝦快消失
〔記者陳鳳麗╱南投報導〕「台灣尚未加入聯合國,日月潭已先變成聯合國了」,日月潭漁民一語道破外來魚種繁多,且嚴重破壞本土生態的現況。日月潭的本土種奇力魚和潭蝦幾乎快消失,潭蝦的消失破壞食物鏈後,底質變差,相對也使水質變差。
環保署日前公布全國水庫水質監測結果時,特別提及原屬水質最好的日月潭水庫,去年水質退步,初步研判,可能與人為遊憩活動有關,不過,曾接受政府委託進行「日月潭防除外來魚種計畫」的國立嘉義大學水產系副教授賴弘智提醒,潭內生態破壞,食物鏈最底系的物種潭蝦被外來魚種吃掉,也會讓水質變差,值得相關單位去研究。
賴弘智指出,潭蝦是被外來魚種紅魔鬼魚給吃掉,這種外來魚種就跟玻璃魚一樣,都是被人拿到日月潭放養的,繁殖力強,且至今仍找不到它的天敵。潭蝦銳減後,無法清除潭底的有機雜質,「底質變差」與「水質變差」息息相關。
漁民自嘲變成聯合國
目前日月潭生態,本土種日益減少,外來種卻愈來愈多,漁民鄭智民就無奈地說:「台灣還未加入聯合國,日月潭倒先變成聯合國了。」現在潭中還出現被人拿來放養的珍珠石斑魚,是否再對本土種物造成浩劫,有待觀察。
此外,也是外來魚種的玻璃魚也幾乎把奇力魚的魚卵吃光,前年嘉義大學委託義務養殖的五千尾奇力魚苗,因空間狹小不會產卵,數月前這些成魚已放流,只是漁民依然很難捕捉或釣到奇力魚。
除生態破壞外,外來魚種也影響日月潭區漁民的生計,昔日一年可靠捕潭內魚蝦賺進5、60萬元的漁民,現在大多要轉型經營別的行業才能生存,而漁民也透露,潭畔的餐廳因奇力魚稀少,有的只好向外地購買,只是日月潭的奇力魚長得慢,3年才長大一斤,肉質甜美,這是外地奇力魚所無法比的。
蜜蜂減少 影響蜂蜜產量
- 2008-06-28 中國時報 【羅浚濱╱竹縣報導】
▲新竹縣養蜂班今年採收的蜂蜜,檢驗結果都符合CNS國家標準,圖為寶山鄉養蜂的江為宏夫婦。(羅浚濱攝) |
新竹縣有兩個像「遊牧民族」的養蜂班,生產的龍眼蜂蜜年產值高達6千萬元,蜂農今年採收的蜂蜜送中央畜產會檢驗,都符合CNS國家標準,但產量卻有減少現象,縣府農業處長范國銓建議中央應正視蜜蜂族群減少的問題。
縣農會總幹事陳重光表示,縣內有34位蜂農加入2個養蜂班,像遊牧民族在各鄉鎮和外縣市養蜂,每年四、五月主要生產龍眼蜜和荔枝蜜為主,並有文旦蜜、哈密瓜蜜、咸豐草蜜、蔓澤蘭蜜、埔姜蜜等特色蜜,做為消暑的健康清涼飲品。
縣府農業處長范國銓說,縣內養蜂班的蜂箱有4千多箱,平均一箱生產60公斤蜂蜜,年產240噸、產值高達3120萬元,加上1.4噸的蜂王漿,產值也有2800萬元,算是重要的高經濟農產品,但今年的產量是比往年少。
蜂農今年採收每桶3百公斤的蜂蜜,縣府採20個樣本送到中央畜產會檢驗,結果包含水分、蔗糖、水不溶物、酸度、羥甲基糠醛等7項,及藥物殘留檢驗的抗生素類等5項,都通過CNS蜂蜜國家標準。
范國銓憂心說,大部分重要農作物都靠蜜蜂授粉,以增進質量,這幾年美國農作物大幅減產,主要是蜜蜂族群不明原因突然消失,台灣已出現疑似警訊,政府應該重視並進行調查。
他建議相關單位實地了解及探討蜜蜂族群減少的原委,到底是土地大量開發,還是使用殺菌劑、殺蟲劑及除草劑等農藥所導致,並積極擬定對策和相關保護措施,才能真正維繫台灣農業的命脈。
2008年7月3日 星期四
我們正盲目使用化肥
- 2008-06-19 中國時報 【黃萬傳】
最近化學肥料的價格受上游原物料影響而引導上漲,由於目前正是稻作與蔬菜生產正值追肥時刻,化肥價格高漲也引起農民怨言。然而從另外一個角度看,現在正是農政單位應檢討化學肥料產銷制度與利用的時刻,藉此導正農民對化肥的盲目使用。
在台灣,農民有長久使用化學肥料的經驗。國內農作物生產早在日據時代就使用化學肥料,光復之後,政府為鼓勵糧食作物增產,曾採取肥料換穀制度,透過農會系統來辦理,此一制度係以物易物的方式,由政府藉由控制肥料使用來掌握稻穀的供給。而化學肥料的使用易導致農地土壤的酸化,使得地力減退,以致政府與農民為克服此一問題,常採用輪作、燒稻草、種綠肥(田菁、油菜花)及移植客土,來從事土壤改良。
唯國內農地(尤其種植稻穀、果蔬),因長期使用化學肥料而導致酸化的程度卻是非常嚴重。其實農民大都不知道其農地酸化之情況與程度,雖相關農業研究單位有從事農地與化學肥料使用關係之研究與檢測,也對農民作宣導,然效果卻是有限。甚至有些農地其實是需使用尿素,但農民卻一味使用硫安;有些農地含磷量已超量,但農民仍在拚命使用磷肥。這種現象,正如溺水之人仍然死命抓住池底的水草一般,只會使情況更加惡化而已。
許多農民深信使用化學肥料可使作物快快長大,為增加產量,所以拚命施肥。據資料顯示,國內農地使用化學肥料為日本平均之兩倍,遂導致化學肥料支出占作物直接生產成本比率偏高。如稻作用肥平均成本占九%、甜玉米占一六%、花生占八%、桶柑占一五.七%、荔枝占一○.三%、蓮霧占一八.八%、結球白菜占一三.三%、花椰菜一一.五%等。因此,化學肥料價格上漲對農民而言,是大幅增加生產成本。
近年來有機農產品逐漸受消費者青睞,如德國、日本及一些先進國等,造成有機農業發展的風潮。國內也已開始有少數農民願意放棄對化學肥料與農藥的固執,而改用有機肥料。雖在有機農產品與健康之關係,已經引發消費者的注意,也有四大認證單位為有機農產品來把關,但因國內有機農業起步較晚、發展較慢,且國內農地大多飽受化學肥料和農藥的摧殘,能符合有機生產的農地有限,導致消費者對國產有機農產品仍存戒心。
因此,筆者建議農政單位應趁此化學肥料價格上漲之際,除檢討占國內肥料市場七成的台肥公司的經營管理與生產效率外,更應積極檢討目前農地休耕及輪耕制度,以及國內有機農業的發展。進而重新規畫可生產有機農業之土地利用制度,令土地有機會休息,讓國民健康更有保障。
(作者為中州技術學院農經教授兼學術副校長)
2008年7月1日 星期二
缺糧 都怪蜜蜂神秘消失?
| ||
美國農民和企業界代表27日在國會作證時表示,如果不能解決蜜蜂神祕消失的問題,已令全球吃足苦頭的糧價飆漲還會加劇。蜜蜂數量大減對人類影響之巨,於此可見一斑。 有鑑於此,德國烏茲伯格大學(the University of Wurzburg)的研究人員正進行研究,希望透過在蜜蜂背上裝置晶片,了解蜜蜂大量死亡的原因。 北卡農民愛德華在眾院農業小組委員會直截了當說:「沒蜜蜂,就沒作物。」愛德華表示,由於租不到蜜蜂,他的小黃瓜種植面積必須減半。 地球上約有四分之三開花植物靠鳥、蜂等授粉動物繁殖,而世人吃得最多的開花作物裡,靠蜜蜂授粉者高達九成,蜜蜂授粉的作物在美國每年產值達150億美元(台幣4550億元)。 2006年,北美養蜂場開始報告他們的蜂群減少了,有的少了三成,有的少了九成。蜜蜂不只是減少,根本就是死亡,這現象叫「群落崩壞失調」,科學家至今不解其原因。去年,養蜂業蜂群少了三成一。根據美國農業部「農業研究局」資料,今年至今已減少三成六。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德國烏茲伯格大學研究人員在15萬隻剛出生的蜜蜂背上裝置一小塊「無線射頻識別系統」(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晶片,並且在這群蜜蜂的蜂窩外架設光電掃描器,以方便記錄這群蜜蜂的一舉一動,希望透過近距離觀察蜜蜂的生活,大規模取得相關數據。 據世界銀行統計,全球糧價三年來已漲八成三。在緬因州種藍莓的富拉納甘表示,如果養蜂業不振,他可能必須漲價十倍,另一條路是改行。他說:「別看一隻蜜蜂發神經似的跳舞,從這朵花跳到另一朵花。每一粒藍莓都靠那支舞才能誕生。」 蜂群消失的原因可能包括:殺蟲劑、新的寄生蟲或病原蟲,或者各種抑制免疫系統的壓力結合發揮作用,例如營養不良、供水不足或水汙染,以及必須長途跋涉去授粉。名牌冰淇淋哈根達斯(Haagen-Dazs)和美容護膚名店Burt's Bees已認捐經費,展開救蜂大戰。 【2008/06/29 聯合報】 |